《大气压强》教案设计汇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压强》教案设计汇编

题 目: 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八章第四节 ———《大气压强》教案设计 作 者: 樊向荣 指导老师: 牛福龙 师范学院 学院 系 物理教育 专业 2009 级 三 年 制 年制 班 2012 年 5 月 10 日 教案内容简介: 《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 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3.了解大气压强的值和大气压强的单位。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 5.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 6.了解在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7.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值可用气压计来测量。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一些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2.通过一些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值很大。 3.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是本节课的重点。 2.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实验、讨论相结 教学准备 教学器材:易拉罐、针筒、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砝码、抽水机模型、离心泵模型、托里拆利实验录像带、抽水机和离心泵电脑动画。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中,气体也像液体一样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同时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同学们猜想一下大气是否也像液体一样在它内部存在压强呢? 进行新课 1.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图8—16中的四个演示实验,通过这些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让学生对每个实验进行解释,教师作补充和纠正,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简要介绍奥托.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实验 师:大气压有多大呢?想一想如何能测出大气压的值?简要介绍科学家托里拆利。放录像:托里拆利实验。 师:请同学思考以下问题: (1)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2)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什么等于大气压的值?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4)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不用水做?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进行引导纠正 (1)实验操作中在管中灌满水银,堵住管口倒置在水银槽内,使管内没有空气。 (2)管内水银没有全部落入水银槽中,说明是大气压支持着水银柱,所以大气压值等于管内水银柱的压强。 (3)用液体压强公式可计算出管内液体压强值,此值等于大气压值。 (4)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 3.师:大气压是不是总等于一个定值? 猜想一下:大气压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大气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看课本图8—20 师:大气压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演示抽水机的连续抽水动作用电脑动画演示活塞式抽水机的分步工作过程。问学生为什么活塞向上运动时,阀门A关闭,阀门B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时,阀门B关闭,阀门A打开? 师:为什么工作前要将入水管和水泵内充满水?抽水机中水为什么只能随活塞上升到10m左右?简要介绍大气压发现的历史。 学生通过看图、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并填写课文中的空白。教师进行引导纠正。 4.大气压强的计算 由于测量地区等条件的影响,所测数值不同。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 ρgh,水银的密度是13.6×103千克/米3,因此76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 P 13.6×103千克/米3×9.8牛顿/千克×0.76米 1.013×105牛顿/米2 1.013×105帕斯卡。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大气压强 一、大气压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二、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三、大气压强的测定 1.托里拆利实验 2.标准大气压强 四、大气压强的变化。 1.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 在海拔3000m之内,每上升10m大气压强约减小100Pa,每上升120m大气压强约减小1mmHg。 五、大气压强的应用 1.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 2. 气压计 四、作业 本节课后作业1、2题。 五、教学反馈 本节课一开始让学生猜想大气压是否存在,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会不由自主的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的介绍,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同时也生动地说明了大气压不但存在,而且很大这一事实。 备注 1.地面上空气的范围极广,常称“大气”。离地面200公里以上,仍有空气存在。虽其密度很小,但如此高的大气柱作用于地面上的压强仍然极大。人体在大气内毫不感觉受到气压的压迫,这是因为人体的内外部同时受到气压的作用且恰好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