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曲高歌荡气回肠
一曲高歌 荡气回肠
——论 《古诗十九首》 的情思 摘要: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最高成就的象征 它不仅在艺术造诣上焕发光彩 而且通过这种艺术手法传达出当时东汉末年人们的普遍悲情更是刻骨铭心 动人心魄 令闻者皆动容不已!其中那个,思妇诗,游子思乡诗,伤时诗成为《古诗十九首》中三大情感主旋律,通过比兴、用典、质朴言语的巧妙运用使三种情愫抒发的百转千回,曲折幽远。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艺术手法 情感表现
汉乐府民歌中涌现出大量成熟的五言诗,因其表现力强,艺术造诣高,在东汉以后引起了文人的注意,占据一席之地。而汉乐府民歌中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就非《古诗十九首》莫属。《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的成就非凡。首先,它继承的是《诗经》《楚辞》善用的比兴的优良传统,借以寄托遥深的情感,其次,通过用典、界物等手法抒款款深情,深挚感人;最为显著的是,它的语言浅近凝炼,质朴自然,于少言这传达丰厚的内涵,固《古诗十九首》有“五言之冠冕”之说,实至名归!
沈德潜言:“《古诗十九首》大率逐臣弃妇,朋友阔别,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由此,我们可知,《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真情实感的深刻流露,真实写照。东汉末年,社会纷乱如尘,因战事四起,所以生人当死别,因为渴求仕途,游子思乡不得愿,在纷扰尘世里,时不与我,晃眼已若经年。虽说《古诗十九首》艺术造诣高,然而能流传至今,并为人千万遍吟诵,却不至于此。所谓“篇辞为贵,情致以动”所以,《古诗十九首》中的款款深情,丝丝悲绪或许是他的大泛光彩,得以永恒之处。
《古诗十九首》(其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鸟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夫妻间的相敬如宾,笃诚情好,离别后的执着坚贞,思量万丈,乃是人类的普遍情感,又是刻骨铭心的。所以,千百年来,它从来都是文学中的宠儿,不变的主题,然而各时期的文人却能从各个角度,以多种形式,层出不穷的表现着这份动人心弦的情感。《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是一首思妇诗,在东汉末年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家中男丁或为维持生计,或为雄心壮志,远走他乡,而闺房中空留一人的现象比比皆是,这首诗歌便是对当时社会夫妻间远离久别的重现,字里行间的愁情悲绪,催人泪下。那抒情主人公如何在八十言中将将天涯游子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的展开呢?
纵观全诗,前一段(前八句)细腻的刻画出天各一涯,久作离人的凄苦,后一段(尾八句)即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最后以温柔敦厚的语气慰勉离人作结。“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后半句引用了屈原的“悲莫悲兮生别离”,朱自清认为该句用典,向读者传达出“悲莫悲兮”的内蕴,“各在天一涯”则与《蒹葭》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也可看作是对《蒹葭》的引用,“道阻且长”则直接化用了“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此首思妇诗多处用典,而用典之效果何在呢?朱自清言:“借着引用的成辞的上下文,补充未申明的含义,读者若能知道所引用的全句以至全篇,便可从联想领会得这种含意。这样,诗句就增厚了力量。”适当精巧的引经据典,就使得诗歌言短而意长,使诗歌的情感力量更显深厚,因而,前段诗歌的几处用典,无不显露出生人天各一方,相思缠绕纠结的悲苦离情!
“善用比兴,寄托深远”这是《古诗十九首》表情达意时重要的手法,“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用的便是必行手法。胡马和越鸟对家乡尚且怀念,何况是人,因而自然地引出了离去之君对故里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隐隐的暗示了离乡游子应尽早归来才是。
“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辩证因素,从而深入事物现象的本质,以少总多,构成意蕴深远的艺术形象,在我国古典诗歌领域里有着悠远的历史。”在这首诗歌中也有辩证因素的引入。“思君令人老”,“衣带渐已缓”,前一句“直切”,然而后一句“婉约”,两者皆描绘了离别后人比黄花瘦的形象,然而两句的手法又相辅相成,“直切”更显“婉约”,而“婉约”又突现“直切”,道破了柳永“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妇的精神世界。
“岁月忽已晚”,“岁晚”或指一年之尾,或指人生之末,无论所致是谁,皆在叹青春年韶易逝之悲,对君的思念从春到冬到年尾,而在几度年尾之后,青春不再,年华已逝,在空空的等待中看见了人生之末,回首半生匆匆,恍如一梦,何等凄凉!
无限思量,无限忧伤,最后也只能在盼君归的希望落空后化作一句“努力家餐饭”的叮咛嘱咐,望在外流浪的君人一切安好,简短五字,体现了传统诗歌的风格,也是温柔诗教的美丽气韵。
《古诗十九首》中妇人对君人的思念之作占有重要地位,如《青青河畔草》《冉冉孤生竹》《迢迢牵牛星》《凛凛岁月暮》从不同角度抒发思念之情,《青青河畔草》用第三人称先描写一位少妇的美丽形象,再写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其实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