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九年下册复习提纲.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历史》九年下册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备课讲稿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一课 俄国十月革命 1、历史条件 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 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 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 2、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准备 方针:《四月提纲》提出两种不同性质革命的过渡 策略:先提出和平夺权,后组织武装起义 准备:党中央会议决定武装起义 十月革命 起义: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苏维埃政府 措施:对内——宣布平等,废除特权,收归国有,没收土地 对外——签订和约,退出一战 巩固政权 背景:国内——地主资产阶级的叛乱; 国外——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措施:军事——征兵制、组建红军,击溃白军; 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部国有;余粮征集;取消商贸;强制劳动 历史意义 国际: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 鼓舞推动国际共运和民解运动;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国内: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过渡时期: (1)政策调整 调整: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困难、政治危机 根本原因——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国家资本主义; 流通——市场经济;分配——工资级别 意义:实践——消除危机,恢复经济 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建立苏联 情况:1922年;成立宣言;联盟条约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经济建设 政策方针:生产力——十四大要求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生产关系——十五大要求实现农业集体化 实施成果:生产力——建立了工业体系,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了支配地位 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农轻重比例失调,产品单调 消费水平——消费品少,影响人民生活 资金积累——对农民过多地索取,损害积极性 (2)政治生活 订新宪法:内容——国体;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分配原则 意义——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 标志斯大林体制苏联模式的形成 苏联体制: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的的计划经济体制; 政治上权力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监督 评价——曾起过积极作用;存在着严重弊端 个人崇拜:原因——体制弊端、农民意识 后果——大清洗运动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1919年1—6月、巴黎、凡尔赛宫 (2)各国意图 美:夺取霸权;英:维持霸权;法:重树霸权; 意:扩大领土;日:称霸亚太 (3)巴黎和约: 对德《凡尔赛和约》:疆界领土、海外殖民地、限制军备、支付赔款 对奥、保、匈、土和约 (4)凡尔赛体系 含义:以英法为主导的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 影响:改变欧洲、中东等地的政治格局;体系内部隐含着许多矛盾 2、国际联盟 由来:十四点建议、盟约列入和约 成立:1920年初;日内瓦;《国际联盟盟约》 宗旨:保证国际和平,促进国际合作 实质: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3、华盛顿体系 (1)华盛顿会议 背景:美日英要重新分割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 内容:《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中日协定”、《九国公约》 (2)含义:以美国为主导、在抑制英日、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新秩序 (3)影响:东亚、太平洋政治格局变化;体系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 第四课 经济大危机 1、经济危机 (1)原因: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矛盾 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具体原因——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市场虚假繁荣、 盲目扩大生产、股票投机猖獗 (2)表现:金融、工业、社会生活、农业等的全面危机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4)影响:导致各国内部社会危机——政坛丑闻、人民斗争、法西斯兴起 导致世界局势的紧张——各国之间的矛盾、与殖民地的矛盾 2、罗斯福新政 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就任总统 目的:克服危机、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 特点: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但避免国有化形式 内容:金融——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工业——颁布法令,计划指导; 农业——压缩生产,克服过剩; 福利——以工代赈,刺激消费 评价: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影响——经济上:减轻危机破坏,促进生产恢复 政治上: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 对世界:开创经济新模式,影响许多国家 第五课

文档评论(0)

lxienc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