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综合防治.doc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综合防治 防治 谢祥有 许文珍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畜牧兽医局 江西 赣州 342600 【摘 要】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又称繁殖障碍综合征,是指母猪由各种病因导致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无活力的弱仔、畸形胎、少仔和不发情、屡死不孕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因种猪品种和饲养模式的改变,此类疾病已成为目前大中型猪场最重要的疾病之一,造成母猪淘汰率高,年供商品猪数低,往往使猪场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应未雨绸缪,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母猪;繁殖障碍;防治 1 母猪繁殖综合征的表现 生产母猪凡是出现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临床表现者,即可认为患有繁殖障碍综合征。 1.1 流产 流产是指未满怀孕期的任何阶段妊娠过程即中断、胚胎不能生长发育到足月者,即胎儿未完成发育前产出,产出的胎儿死亡或产后不久死亡。母猪流产前多无任何变化或有短时间的体温升高、食欲停止等症状,但很快恢复。早期流产(妊娠30d以前)如猪细小病毒、猪瘟病毒等早期感染,胚胎会被吸收而出现不规则的重新发情。经典型蓝耳病在妊娠后期(107~112d)引起晚期流产。 1.2 早产 早产儿是母猪比预产期提前15d以上产出的不足月活仔,早产的胎儿一般表现体重小、营养状况差、多难于存活。 1.3 弱仔 分娩正常,但往往有部分或全部新生仔猪活力差,不吃奶或拱奶无力,不能站立或呆立、哀鸣、颤抖,有的腹泻,体温正常或稍低,常于出生后1~3d死亡。 1.4 死胎 胎儿在子宫内已完成发育,已接近怀孕期或怀孕期满或推迟若干天产出的已死胎儿。一般常于产出前几天死亡,故其大小与同窝的活仔猪一样,眼睛下陷。由于从未呼吸过,所以肺组织在水中下沉。有的产前十多天已无胎动,在产出活仔过程中,交替产出死仔或产出的全部是死仔。 1.5 胎儿干尸化(木乃伊) 母猪妊娠正常,分娩顺利。在产出活仔或死胎过程中,伴随有一具或数个干尸化胎儿。胎儿肢体干缩,但体形可辩,呈棕黄、棕褐或灰黑色,胎膜污灰色,常有腐臭味。有的母猪妊娠期大大超过仍无分娩迹象。胎儿干尸化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胎儿开始形成钙质(妊娠35d后)的任何阶段造成死亡后,胎儿因被母体吸收脱水而形成木乃伊。 1.6 死胚 猪怀孕35d内,胚胎骨骼未形成钙质前死亡,它们可能完全流产,如在爱孕后10d之内,在胚胎定植于子宫之前完全死亡,母猪则在正常发情期稍后几天重新发情。 1.7 产仔数少 母猪妊娠、分娩正常,但产仔数在5头以下,多为胚胎早期(妊娠35d之前)感染死亡后被母体吸收所致。 1.8 畸形胎儿 母猪产出形体异常的仔猪,多会死亡。 1.9 发情异常或屡死不孕 在繁殖周期内数月不发情,发情周期紊乱,或按正常周期发情,即使在专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的操作下,屡次配种不能受孕。如病毒性病因所致,常因胎儿骨骼已钙化后的任何阶段受感染而全部致死,既不产出,也不能完全吸收,这样会造成母猪持久不孕。细菌性病因引起流产的母猪,有些病例因胎衣不下而导致子宫炎,造成不孕。另外,如母猪过肥、缺少运动、营养失调、雌激素分泌不足、霉菌毒素中毒等也可导致不发情或不排卵。 1.10 滞后产 怀孕期满而不产仔、或延长数天甚至十多天产仔,常见乙型脑炎等疾病。 1.11假妊娠 配种后不再发情,接近预产期时乳房膨胀,乳汁泌出,超过预产期若干天也不见分娩。常见玉米赤霉烯酮中毒或注射雌激素等。 2 病因 母猪繁殖障碍是一个综合症状,其病因非常复杂,可分为传染性因素(感染病原体)和非传染性因素两大类。在传染性因素中,主要有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当前主要由病毒引起。非传染性因素中,既有母猪遗传性疾病或营养失调,管理不善等造成的子宫内膜炎、难产、肢蹄病、应激类疾病,断奶后不发情,配种后不受胎等。此外,霉菌毒素中毒、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饲喂冰冻饲料,机械性损伤,妊娠期间药物使用不当或药物中毒等也能引起母猪繁殖障碍。 2.1 病毒性繁殖障碍 2.1.1 猪蓝耳病(PRRS) 有高致病性蓝耳病与经典型猪蓝耳病之分,具有高度传染性,发病母猪出现41℃以上的持续高热、厌食、流产,流产率可达30%以上,多产死胎、木乃伊、弱仔等,严重者母猪死亡,发病猪不分年龄阶段均可出现急性死亡。仔猪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达50%以上。此病还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猪场一旦出现该病,猪群的死亡率会明显上升,母猪的繁殖性能大受影响。 2.1.2 猪伪狂犬病(PR) 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均可感染发病,以发热、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怀孕母猪感染后,病毒闯过胚胎传染并致死胚胎和胎儿、出现流产和产死胎、木乃伊胎,尤其以死胎较多常见,所产死胎大小差异不显著,较新鲜、无畸形胎。不论初产母猪还是经产母猪均可发生,流产率达20%~50%。 2.1.3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该病由蚊虫叮咬传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