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西风沙区梭梭林施肥位置对肉苁蓉接种率的影响.doc
河西风沙区梭梭林施肥位置对肉苁蓉接种率的影响 摘要 进行河西风沙区梭梭林施肥位置对肉苁蓉接种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梭梭根部不同方位埋施腐熟的有机肥,可提高梭梭林的成活率,有益于梭梭林生长;接种肉苁蓉对梭梭成活率及生长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在梭梭树旁肉苁蓉种植位置的对侧施肥,可使肉苁蓉的接种成活率最高,从而获得梭梭林生长和肉苁蓉收获的双赢。 关键词 肉苁蓉;梭梭林;有机肥;成活率;河西风沙区 中图分类号 S14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067-02 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属列当科肉苁蓉属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别名红柳大芸,为名贵中草药,享有“沙漠人参”的美誉。由于野生肉苁蓉的数量迅速减少,2000年,肉苁蓉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物种[1]。 近年来,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实施生态公益林及三北防护林工程,在中心西北部腾格里沙漠边缘采取补水灌溉形式营造了以梭梭、花棒、沙拐枣等混交的防沙治沙林逾666.67 hm2;通过在不同树龄的梭梭林人工种植肉苁蓉,并增施有机肥,使梭梭林生长和肉苁蓉收获相得益彰。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东北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沙地上,该沙漠区气候类型属典型的温带半荒漠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时数为3 246.7 h,年均太阳总辐射为641.84 kJ/cm2。热量资源丰富,温差大,年均气温9.9 ℃,极端最高温度达38.5 ℃,最低温度达-29.5 ℃;气温日较差大,最高达29 ℃。年均降雨量39.9 mm,年平均蒸发量2 486 mm,相对湿度40%,干燥度18.98,属极干旱地区。无霜期145 d,风灾和冻害较为频繁。地表形态主要有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丘间低地较平坦,占总面积46%。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 500 m。天然植被主要有沙生针茅、芦苇、碱蓬、沙蒿、荒漠风毛菊、苦苣菜等。 试验地为2004―2010年人工营造的梭梭、沙拐枣、花棒等行间混交的防沙治沙林,株行距为2.0 m×1.5 m,灌溉方式为机电井滴灌灌溉,平均有树1 500株/hm2,冠幅最大的达2.0 m以上,最小的达0.3 m。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Schrenk)R.Wight],高40~160 cm。茎肉质肥厚,扁平,不分枝。穗状花序顶生,蒴果卵形,褐色。种子多数,细小。花期5―6月,果期6―7月。分布于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生于荒漠中,多寄生在蓼科植物梭梭(盐木)[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的根上。生长1年或数年出土结实,完成1个生活周期[2]。 1.3 试验设计 1.3.1 有机肥施肥试验小区的设立。在试验区设计50 m×60 m的有机肥施肥试验小区,每间隔1个小区设同等大小的不施肥对照区(CK)。3次重复,调查施肥后的苗木成活株数,计算成活率;同时调查根系长度、枝条长度、枝条粗度和分蘖数,进行对比研究施肥与不施肥的效果。 1.3.2 肉苁蓉接种试验小区的设立及施肥方法。在1.3.1中每个施肥试验小区内,确定30 m×30 m的肉苁蓉接种试验小区1块,共3块;每个肉苁蓉接种试验小区内每2行设计为一个施肥位置试验行,按同侧、旁侧和对侧的位置排列。接种方法:试验区人工营造的防沙治沙林为东西走向,在行间南侧距梭梭根部40 cm处,分别挖深40 cm、长40 cm、宽30 cm的接种穴。选用肉苁蓉种子接种纸,每张接种纸上均匀分布有180~200粒经过优选的良种,然后进行肉苁蓉的人工种植。将接种纸以45°放置于坑底,每穴放1张接种纸,回填沙土至地面平整,踏实[3]。对相同树龄的梭梭林分别在肉苁蓉种植区的同侧、对侧以及旁侧进行埋施腐熟的有机肥,并在不同的区域、按不同的树龄及抚育管理方式重复试验。每个试验在1 d内完成施肥工作。在同一试验区,采用相同的抚育管理方式,所有试验区其他可控因子和管理措施保持一致。肉苁蓉接种时间自2010年5月8日开始,5月20日结束。 施肥方法具体如下:①同侧施肥。施肥位置位于梭梭树旁,与肉苁蓉在同一种植穴内,将放置好肉苁蓉种子的接种纸以45°放置于坑底[4],回填沙土10 cm厚左右,均匀洒施1 kg腐熟的有机肥,然后再回填沙土至地面平整,踏实。②对侧施肥。施肥位置位于梭梭树旁与肉苁蓉种植方向相对的一侧,距梭梭根部40 cm处,分别挖深40 cm、长40 cm、宽30 cm的施肥穴,均匀施入1 kg腐熟有机肥,然后再回填砂土至地面平整,踏实[5]。对侧施肥试验时,同一试验行内为减少下一个施肥穴对该株肉苁蓉的影响,采取行内隔株施肥。③旁侧施肥。施肥位置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