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教育的产生及其发展汇编.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章、教育的产生及其发展汇编

下讲课堂学习讨论的问题: (1)收集古今中外教育思想家对“教育”的解释,并尝试给教育下定义。 (2)对比古希腊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特点 (3)西周教育的内容你了解哪些? (4)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你了解哪些? (5) 在教育起源上有哪些代表性的学说?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6)我国学校出现在何时?有哪些类型?为什么学校出现在这个时候? 词源学中“教”、“育”的解说 教   中外教育思想家对教育的解释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子思说:“修道之谓教。” 教育家荀子认为:“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教育学的《学记》对其解释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梁启超:“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 王国维:教育者,成人欲未成人之完全发育,而所施之有意义之动作也。 苏格拉底:教育的作用是驱除心灵之恶,心灵之恶表现为无知,针对无知所进行的教导就是教育。 夸美纽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 卢梭认为:“教育应当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 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提出,教育应该“为美好的生活作准备”。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是准备完善的生活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教育工具书中的定义试比较下列教育定义的异同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增强人们的体质的活动。(《中国教育百科全书》) 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教育大辞典·总论》) 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美利坚百科全书》) (三)教育的属性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教育的产生 (二)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 劳动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条件。 语言是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 四、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状态的教育 (二)古代教育 (三)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下讲思考题 1、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在教育上有哪些重大贡献。 2、描述《论语》中孔子教育弟子的某一场景。 3、简要概括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4、阅读《学记》,记下你感悟最深的语句,并说出你的感悟。 5、你知道古希腊“三杰”吗?苏格拉底为什么要把自已教育青年比喻成妇女生孩子?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的教育学意义? 6、夸美纽斯、卢梭、赫尔巴特、杜威各处在什么样的时代?各自的主要代表作及其教育思想是什么? 思考与练习 1、“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语出(  )。   A.《论语》    B.《学记》   C.《说文解字》 D.《大学》 2.西方语言中的“教育”源于”educare”其含义是(   )。   A.带领贵族儿童的奴隶制的称呼    B.对人施行引导   C.儿童对成人的模仿    D.为生活作准备 3、下列各项不属于教育基本要素的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  C.教育影响 D.教育目的 4.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  )。   A.法国的利托尔诺  B.美国的孟录   C.古希腊的苏格拉底 D.德国福录培尔 5、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     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人类特有培养活动 6、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备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须,与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   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7、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是( )的观点。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子思 11、下列选中属于教育活动支撑性要素是( )。   A.教育者     B.学习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内容 三、名词解释:1、教育 2、教育影响 第二章 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年代在约在战国,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我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 。 整理、编订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化典籍,

文档评论(0)

2266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