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百师讲坛心得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百师讲坛心得体会

重庆百师讲坛心得体会 __重庆学习心得 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教师可以如此幸福 ----------听西南大学教授李达武的《快乐国学与师德师风建设——美在理解,美在知音》一课有感 郑州三中李仙红 我是重庆西南大学的李达武,今年六十六岁了,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诗歌教学工作。执教三十多年来,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这三尺讲台上慢慢变老。我常常对我的同学们说,如果哪一天李老师不能走路了,只要大家需要,咱们可以坐着轮椅慢慢聊;如果眼睛看不见了,李老师要教给大家的古诗词都在我心里装着呢,我就可以依据我这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但是李老师就是不能没有嗓子,不能说话,我还怎么当教师?我的同学们鼓励我,给我送了很多荣誉称号,当然基本上都是山寨版的。他们还推荐我上了“百家讲坛”。为了报答我的同学们,我在退休之前就写过一篇文章《我真的还想再教三十年》,没说“五百年”,五百年,那就成精了。 这是2015年7月16日我在重庆缙云山的西南大学培训学院里听到的的李达武教授在《快乐国学与师德师风建设——美在理解,美在知音》一课中的一段精彩段落。 由于这段话,让我不时地开始是下下打量起教授。 只见她一身抢眼的大红连衣裙,高挑的身材,蓬松的黄发,白皙的脸庞,五官精致,弯弯的眉毛,眯成一条缝向上挑起的丹凤眼,尤其是那我怎么也学不来的微微上翘的嘴唇。简直就是一明星范儿。 下面继续听她娓娓道来: 我在教学中研究了一种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就是用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歌曲的调子来吟唱古诗词。 请大家先听这首用仿古曲调唱的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下面,我在用《中华民谣朝花夕拾》的调子唱一遍,会唱的同学可以跟我一起来。 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种唱法,哪一种更好唱、更好记忆呢?(第二种) 对,第二种。不过这种用熟悉的调子唱古诗词的方法,不是李老师发明的,也不是台湾歌手张帝发明的,而是李叔同先生在1910年就发明了。他的那首《送别》,用的就是当时中国老百姓都喜欢唱的一首美国流行歌曲的调子来唱的。所以,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唱古诗词,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用杨洪基唱过的《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调子唱,还可以用《上海滩》主题曲唱。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就可以用《射雕英雄传》主题曲唱。 下面,我们来巩固一下,用邓丽君唱过的,也是琼瑶先生改写《诗经.蒹葭》的《在水一方》的调子唱。我们一起来:“关关雎鸠”起: 唱的目的为了帮助记忆。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