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对外扩张的原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蒙古对外扩张的原因

蒙古对外扩张的原因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科教文广局????点击数: 81????更新时间:2008-11-28 蒙古族的直系祖先,是和鲜卑、契丹人属同一语族的室韦各部落。室韦的名称最早见于《魏书》记载,作“失韦” ,隋、唐时代的史籍通常都写做“室韦”。史称他们为“契丹之类”、“契丹别种”。 韩儒林 《元朝史》上册,人民出版社,页四 蒙古各部落大多是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徙,“正北至蒙古里国,无君长所管,亦无耕种,以弋猎为业。不常其居,每四季出行,惟逐水草。” (翦伯赞 郑天挺?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六册 引《契丹国志》卷二十二) 正是由于世代的游牧和狩猎生活,蒙古人自幼便精于骑射,事实上成吉思汗在历次战争中使用的战略战术,大都是从狩猎生产中总结出来的。马背上的生活造就了强大的蒙古族,“元起朔方,俗善骑射,因以弓马之利取天下,古或未之有。盖其沙漠万里,牧养蕃息,太仆之马,殆不可以数计,亦一代之盛哉。”(《元史》卷一百 志第四十八 兵三) 当时通过不断的战争和掠夺,蒙古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迅速壮大起来。“凡色目人有马者三取其二,汉民悉入官,敢匿者与互市者罪之” (张习孔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第四卷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 “其牧地,东越耽罗,北逾火里秃麻,西至甘肃,南暨云南等地,凡一十四处,自上都、大都以至玉你伯牙、折连怯呆兒,周回万里,无非牧地。” (《元史》卷一百 志第四十八 兵三 马政) 正军每人配良马六匹,以备更换,从而保证了强大的战斗力。   而以成吉思汗为首的大蒙古国的统治层,把掠夺财富看成是最光荣的事业。成吉思汗勉励他的儿子们:“天下土地广大,河水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去扩大营盘,占领国土”(《元朝秘史》第二五五节)。在蒙古各部统一之后,蒙古开始向邻国发动掠夺战争。起初蒙古发动的战争是以掳掠、烧杀为目的的,并无意占领疆土,如《元史》的卷一太祖本纪中所述:“岁乙丑,帝征西夏,拔力吉里寨,经落思城,大掠人民及其橐驼而还。” “卒闻命,以杀为嬉。后二日,命再下,无老幼尽杀” (韩儒林,《元朝史》(上册),人民出版社,页一一五,引刘因,《静修先生文集》),究其原因,一是和当时蒙古国力有限,无力对占领地统治有关,二是和他们世代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有关。而到了木华黎经略中原时,政策已经有所改变,开始注意占领城邑、安集百姓,为经久之计。“河北西路兵马事史天倪进言曰:‘今中原粗定,而所过犹纵兵抄掠,非王者吊民之意也。’木华黎曰:‘善。’下令禁无剽掠,所获老稚,悉遣还田里,军中肃然,吏民大悦。”(《元史》卷一百一十九 木华黎传)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鼓励农桑,将其定为了王政之本,“太祖起朔方,其俗不待蚕而衣,不待耕而食,初无所事焉。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元史》 卷九十三 志第四十二 食货一 农桑)正是由于元朝统治者采用了正确的治国方法,才使得国力进一步强盛,为对外军事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蒙古对外扩张的意义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科教文广局????点击数: 41????更新时间:2008-11-28 (一)发达的陆路交通。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由于战争中运输粮食和军队的需要,就有通到中原和西域的驿路和相应的驿站。窝阔台建都后,正式建立了驿站制度。元朝建立后,驿站制度进一步完善,规模进一步扩大。当时,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连高丽,东北至奴儿干,北达吉利吉思,西通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西南抵乌斯藏,南接安南、缅国。”(韩儒林,《元朝史》(上册),人民出版社,页四二三)   一二一九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其后又经过一二三七年的拔都和一二五三年的旭烈兀的两次西征,蒙古人征服了东自中国、西抵多瑙河畔的大片土地,东西交通从此畅行无阻。当时东西方使臣、商旅的往来非常方便。元朝人形容说:“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 。从十三世纪初期到十四世纪中叶的一百多年间,欧洲的商人、传教士前往东方的,“道路相望,不绝于途” 。   (二)与西方的贸易文化交流   蒙古统治者的大事有三,曰征伐,曰狩猎,曰宴飨。所以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回回(伊斯兰)地面出产的武器和奢侈品,如回回炮、折叠弩、如牙忽(宝石)、答纳(珍珠)、速夫(毛布)、纳失失(金锦)、阿剌吉酒(蒸酒)、舍儿别(果子露)之类都相继输入中原。(韩儒林,《元朝史》(上册),人民出版社,页十三)? 而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也记载了元大汗用今天新疆哈密附近的钦赤塔拉斯城出产的石棉织成一块精美的布赠送给罗马教皇,用以包裹耶稣基督圣骸的事情。(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 第一卷五十九章 页一一二) 与西方经贸交流,不但给中国和沿途地区带来丰厚的收益,促进了经济发展,而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