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要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不要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当孩子在上学后被发现上课不注意听讲,写作业心不在焉的时候常常会被贴上不专注的标签,然后家长到处寻求“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法宝。殊不知专注力原本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具有的本能。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成长的环境里总是充满了干扰因素。
破坏就在不经意间
镜头1:4岁的乐乐正在地板上专心地拼积木,他把积木堆起来,然后哗地推掉,然后再堆再推。堆的时候一脸专注,推的时候满脸兴奋……奶奶一会儿过来:“宝贝该喝水了。”一会儿:“宝贝,你饿不饿?”然后爸爸凑过来了:“乖,不要总是推倒嘛,来,我们盖个结实的大高楼!”爸爸边说边拿起积木动手。谁知乐乐:“我不嘛,我不嘛!”本来玩的好好的孩子发起飙来……
点评:
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写作业一点都坐不住,一会吃东西,一会摆弄小汽车,一会又去偷看电视,怎么就不能安生地把作业写完呢?
看了乐乐的故事就该知道原因了!当孩子专注地玩的时候,如果看护人不去一再干扰,而是让他专注完整地做完他想做完的事情,孩子就会有持久的专注能力。孩子的专注力不是被培养出来的,而是被保护出来的。
请保护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从容地做完他想投入去做的一项“工作”。
镜头2:动物园猴山周围,围着很多的游客,一个5岁的小男孩兴致勃勃地在看里面爬高跃低的小猴子。一旁的爸爸说:“走了走了,还要看老虎、狮子呢!要不然就看不完了。”小家伙不为所动:“看猴子,看猴子,爸爸你看猴子还会用矿泉水瓶喝水呢!爸爸,猴子也有手,对不对?”爸爸一边敷衍一边又开始催:“快走了,这有什么好看,看了半个小时还不过瘾!”
点评:有位育儿专家曾经说过:你不要小瞧孩子,孩子具备科学家的品质。一个5岁多的孩子可以看猴子看半个小时,一个2虽多的孩子可以看河马看半个小时,这不但正常,而且可喜。当孩子专注于看,专注于观察的时候,家长不要为了赶时间而打断孩子蓬勃的发现力。与其走马观花快速看完所有,不如一次看不完再来一次,让孩子尽情享受专注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保护需要无限耐心
镜头1:火车上,一个2岁多的小孩子不停地将手中的饮料瓶砸向地面,妈妈捡起来给她,他又砸,持续了很久。周围的成人都感觉心烦和焦躁,妈妈也准备斥责她了。这时,中铺上一个10岁的男孩,伸出头对孩子的妈妈说:“阿姨,他想学猴子,像砸坚果一样把瓶盖砸开。“妈妈捡起瓶子问小孩子:“你是想把瓶盖打开吗?”小孩子认真地点点头。所有的大人顿感释然,释然中带着惊奇。
点评:
相对于30岁的成年人,10岁的大孩子更容易接近这个两岁小孩子的世界。如果没有大孩子的提醒,这个2岁多的小孩子,可能会继续砸下去,直到她认为这个方法不能帮她打开瓶盖时,才会换另外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她的眼睛不会去观察瓶子之外的世界,不会想到她是否打扰了别人,他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在高度地专注于如何才能打开瓶盖。但是如果没有大男孩诠释他的这个行为,专注的小孩自己可能受到干涉,因为大家感觉到她在胡闹。
这样的情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容易看到。在不受打扰的前提下,专注力是孩子自然具备的一种品质。家长越有耐心,越乐于理解孩子的行为,孩子的专注力就可以越完善地得到保全。
镜头2:3岁的琪琪,在玩积木的时候,不停地把一堆圆柱体放进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又把他们取出来。这些圆柱体大小不同,正好可以放进那些容器相应的孔里,就像用软木塞盖住瓶子一样。一切过程看上去缓慢而有节奏。出于好奇,一直在教室外观察他的老师便数了数他这种重复的动作,结果是42遍。所幸的是,没有人去打扰她,她每完成一个动作的时候,脸上总是不自觉地微笑。到最后琪琪好像累了,环顾了四周后感觉像刚从梦中醒来似的。
点评:
琪琪如此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完全忽略外物。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出现过,专家称之为“重复练习”。每次完成那种体验之后,他们就像完成某种重大的任务一样,充满了喜悦和满足。琪琪其实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通常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换到另一件事。然而,一旦碰到吸引他的事物,就会忘我地投身其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这时候老师不去干扰,让孩子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长期这样,他每做一件事情都会非常专注的。
分析篇
偷走孩子专注力的5大凶手
凶手1:生活太多干扰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现在的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干扰,比如随时会响起来的手多得数不清的电视节目等,这虽然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却也减少了孩子之间的人际互动,同时也不利于孩子专心学习。因此,孩子的注意力就一代不如一代。
凶手2:先天气质
如果孩子本身特质就是属于坚持度、注意力低的情况,相应的专注力也会比较低。
凶手3:刺激过多
现代孩子受到的刺激比较多,所以选择也很多。当孩子觉得眼前的玩具或事物缺乏吸引力的时候,或是对所进行的活动有挫折感时,就很容易找其他东西来替代,而不是专注于想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
凶手4:过度宠爱
如今家庭中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