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省勤政廉政先进型事迹报告材料之一
全省勤政廉政先进典型事迹报告材料之一
勤政廉政改变贫困山乡面貌
(2007年12月1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太来彝族苗族乡地处黔西县东部,是全省100个、全区20个一类贫困乡之一。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把群众意愿和呼声作为指导工作的第一信号,把关心和服务群众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职责,把群众评价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尺码。发扬“坚定信心,苦干实干,团结互助,开拓创新”的精神,勤政为民谋福祉,廉洁奉公建和谐,为改变全乡面貌做了大量工作。
乡党委为了尽快改变山乡贫困面貌,首先着重解决群众“五难”问题:一是解决群众饮水难。我乡共投资510万元,建成人饮工程32处,新修水池250个,埋设输水管道30公里,解决了6954人的饮水难问题;二是解决群众行路难。筹资527万元,把通乡公路改造成为柏油路,有182个组修通了镶边公路;三是解决群众住房难。筹资270万元,修建了芭蕉等4个点的乐民新村,改造茅草房414栋,343户村民喜迁新居;四是解决群众子女上学难。争得国家义务教育资金及其它援建项目款共311万元,实施教育建设项目10个,新建和改造中小学校舍8850平方米,实现了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2﹪,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达98.85﹪的目标;五是解决群众就医难。筹资30万元,实施医疗卫生平安工程,全乡已有乡村卫生室26个。乡里还狠抓防疫、保健、新农合等工作,全乡2万人的看病难问题得到解决。
全乡干部坚持和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原来开一次群众会,等半天还到不了几个人,现在一通知很快就到齐了。群众思想通了,情绪高了,干劲也就更大了。我们乡在修路和改水工程中,哪怕天寒地冻,男女老少都齐上场,干得热火朝天,很多年没有看见过这样的场面了。许多外出务工青年都赶回来反哺故土。创业青年李明义带着一个施工队回家,捐资15万多元,帮助乡亲们搞茅草房改造工程和修路;个体户杨荣华回乡办了一个打砂厂,打出的砂优先优惠供应乡亲建房;专业户周富贵、曾加林等回到本村来投资种西瓜,发展经果林,让一方乡亲走上了致富之路。
为进一步搞好扶贫开发,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我们在干部管理上推行工作组制度。由于任务明确,各负其责,很快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个个有作为的局面。有的干部加班加点家属不理解发牢骚,同志们总是耐心的给家属解释:“现在我们太来的发展机遇千载难逢,若不努力工作,就对不起党的关怀和父老乡亲们的期盼。”
为了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包村干部主动积极地帮助所在村制定发展目标。芭蕉村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六个一”增收计划,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实现了户均饲养大牲畜1头,建沼气池1口,种特色蔬菜1亩,种脱毒马玲薯1亩,劳务输出1人,学会1门致富技术,达到了人均增收500元。同时,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引进外援,带动农民共同发展。在省委政策研究室的邀请下,蔬菜专家李桂莲六下太来指导农民科学种植蔬菜,使反季节蔬菜种植在太来乡遍地开花,农民得到了实惠。
在省、地、县的亲切关怀下,我们全乡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奋力拼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乡2007年的GDP比去年增长12.63﹪,人均纯收入增长12.8﹪,人均增加420元。贫困人口从3年前的1405户4505人降至240户990人。人饮安全困难人数从2.1万人降至0.4万人。几年来,我乡受省地县工作表彰38次,连续三年获得全县乡镇目标综合考核一等奖。
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乡党委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乡党委紧紧围绕每个时期工作的重点,狠抓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全乡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拒腐防变,铲除腐败现象可能产生的土壤。
我乡扶贫项目多,项目资金大,乡党委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荣辱观,切实做出表率,绝对不能碰“高压线”,绝对不能出现“扶贫攻坚上去了,干部下来了”的情况,加强对干部的廉洁、法纪教育。结合全国各地发生的重大腐败案件开展警示教育,2007年,组织全乡干部观看警示片10次,受教育者500多人次,还创建了廉政文化景观。为了规范农村基层干部勤政廉政行为,乡党委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学习培训,抓党建带队伍,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本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坚持搞好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我们坚持把“党务、政务、村务公开进万家”作为反腐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今年共发放公开资料12000多份,制作各类公开牌166块,同时在项目实施上规定了“三个步骤和九道程序”。三个步骤是: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九道程序是:1、项目确立从群众中来;2、项目实施到群众中去;3、据实申报;4、批复后要公示;5、由群众参与监督;6、竣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