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归phd高校待遇及发展前景
海归phd高校待遇及发展前景
写在前面:
上海高校的海归派越来越多,自己所在学校每年都会选派人出国,对身边有海外经历的人也是见怪不怪,我之所见,副教授以上的基本都有国外求学经历;至于所读,国外野鸡学校镀金的不少,也有很多是日本知名大学毕业的文科博士(以难闻名),而上海三校则更多是美国归国的博士。
前不久也就出国读书和国内读博的收益做过比较,结论是在国内读博收益更高,不过比较的境界比较低,目标不在于进名校,而下面转帖的无疑境界比较高,因为我也所谓在Management科类混过,或许也要跨Economics,既然在学校,随便拿来看看。
目前美国Finance的PhD就业形势依旧良好,2007年的平均年薪在12万美元,好的学校能达到15-25万美元的水平,所以目前美国Finance PhD考虑回国的不是很多。Management在学术界的就业前景不好不坏,工业界分流了一些,加上该专业的中国人总体数量不多,相关回国的讨论暂时还不成气候。比较而言,Economics的中国PhD留学数量最多,当时多是通过这个渠道拿奖学金出来的,目前美国经济学博士的就业相对严峻,待遇也远不及金融类。而国内对经济学专业给与很高的认可,很多大学的 “管理学院”“经管学院”并不像美国这般严格区分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加上国内民众对于经济学家给与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期望,媒体也给经济学家很多关注和追捧,各大学管理学院(B-School/研究中心)给予北美Economics PhD不逊于任何学科的优厚待遇,导致目前经济学类的博士海龟数量大幅增加,竞争也相当激烈。
抛开亲人家庭,民族情绪和发展前景等诸多因素,单从钱上也可以解释经济学海归的现象。目前国内一线高校对于美国Fresh PhD的offer都在25-30万人民币左右的范畴,外加若干安家费,可观的房子补贴和启动资金,加上中国工资待遇体系的特殊性,税后实际收入基本都在22万人民币以上。按照目前的汇率税后22万人民币相当于税后3万美元,这个数目已经超越了一些美国大学提供的助理教授税后待遇。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美国大多是死钱,中国很多海归回国之后算上给MBA/EMBA上课,企业家研讨,开会科研等额外收入,5年之后突破税后4-6万美元既相当于美国税前年薪十万(传说中的国内拿global pay),并不是不可能。
目前中美之间工资换算学术界和工业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1:3.5,就是说大致维持相同的生活水准档次(衣食住行,子女教育,医疗旅游等),美国前3大高消费城市的税前10万美元和中国前3大高消费城市的税前35万人民币生活水准相当。美国前3大高消费城市的税前5万美元和中国前3大高消费城市的税前17.5万人民币生活水准相当。从这个角度说,经济学博士回国内一流高校,资金待遇上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你在中国有1000万在中国也买不到美国的环境,你在美国1000万也买不到中国的亲情,上述只是给大家一个业界公认的换算标准而已。
北大光华依旧是众学子首选,但2007-2008可谓多事之秋。先是皱老先生和张维营大闹天宫500回,接着就是案例中心何志毅被辞退后一张大字报,搞的北大乌烟瘴气,学术界腐败和内斗瞬间巷人皆知。好在北大的招牌和北京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有很多深远的意义,去年一个朋友拿到了西南财经的28万和北大的24 万,尽管成都消费比北京低很多,还是选择了北大。
北大招海归ASSISTANT PROFESSOR经济学类光华给32万+15万安家费+20万住房补贴+论文奖金和科研经费,算是不少学子首选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相对少些,大概20 万出头。经济学院最差,比其他学校还差,这里就不说了。去年我朋友去面试,来面试的正好是自己的老师,于是顺利录取。不过国内高校的近亲繁殖也不是光北大,大家都差不多,后来那哥们去了波士顿咨询,放弃了到手的北大光华offer。
清华基本和北大持平,管院32万+10万安家+20万住房补贴+科研经费若干。
中央财经大学CEMA工资待遇跟北大和清华一样,一年四季招海龟,一些近期的offers:
1. ASSISTANT PROFESSORS:Hong Jian(PSU); Pan Jia(PSU); Xia Chun (Minnesota); Li Bin (Chicago); Guo Sheng (Chicago); Guo Kai (Harvard); Han Li(Harvard); Zhou Xiaolan (Yale).
2. ASSOCIATE PROFESSORS (至少发表三篇二流论文).
3. FULL PROFESSORS (至少发表六篇二流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最新待遇:RMB 250,000-300,000 for assistant profe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