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仪器分析第四版复习计划汇编
第一张、、、气相色谱
死时间tM(dead time):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分(如空气、甲烷)通过色谱柱所需的时间。在色谱图上即为从进样开始到空气色谱峰顶的时间,称为死时间。
保留时间tR(retention time):流动相携带组分穿过柱长所需的时间。在色谱图上为进样开始到组分色谱峰顶的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tR’:扣除死时间以后的保留时间。 tR’= tR- tM
相对保留值r21或?
某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与另一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半峰宽Y1/2 峰高一半处的宽度
Y1/2 =2.35σ
峰底宽Y 自色谱峰两测的转折点所作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
Y= 4σ
分配系数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的浓度比值,用K表示。
容量因子k(capacity factor)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质量比,称为容量因子,也称分配比,用k表示。
塔板理论 :H = L / n
理论塔板数(n)可根据色谱图上所测得的保留时间(tR)和峰底宽(Y)或半峰宽( Y1/2)按下式推算:或者
tR及Y1/2或用同一物理量的单位
色谱峰越,n越大,H越小,n或H为描述柱效能的指标
有效塔板数(n有效)
H有效=L/n有效
速率理论
范第姆特方程式
A项为涡流扩散项;B/ u项为分子扩散项;C u为传质项;u为载气线速度,单位为cm/s。
组分在柱内保留时间越长,B项越大,峰越宽
使用适当细粒度和颗粒均匀的担体,并尽量填充均匀,液膜薄、选择合适的载气类型以及载气流速是减少涡流扩散,提高柱效的有效途径
分离度:相邻两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组分色谱峰底宽度平均值之比,用R表示。分离度是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
R=1.5时可认为色谱峰已完全分开。
色谱分离基本方程 设两相邻峰的峰宽相等,即Y1=Y2,则 表明R随?和k有关,也与n有关。
分离度、柱效、柱选择性的关系
例题:设有一对物质,其r2,1 =α=1.15,要求在Heff=0.1cm的某填充柱上得到完全分离,试计算至少需要多长的色谱柱?
解:要实现完全分离,R≈1.5,故所需有效理论塔板数为:
使用普通色谱柱,有效塔板高度为0.1cm,
故所需柱长应为:
程序升温:柱温按照预定的加热速率,随时间作线性或非线性的增加。如,每分钟2?C等。
柱温的选择
前提:柱温不能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通常低20-50℃)
“相似相溶原理”
(1)分离非极性物质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按沸点次序先后流出色谱柱,沸点低的先出峰,沸点高的后出峰。
(2)分离极性物质,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主要按极性顺序分离,极性小的先流出色谱柱,极性大的后流出色谱柱。
(3)分离非极性和极性混合物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时非极性组分先出峰,极性组分(或易被极化的组分)后出峰。
(4)对于能形成氢键的试样、如醉、酚、胺和水等的分离。一般选择极性的或是氢键型的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按与固定液分子间形成氢键的能力大小先后流出,不易形成氢键的先流出,最易形成氢键的最后流出。
(5)对于复杂的难分离的物质可以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固定液。
通用检测器有:
1、热导池检测器,TCD 测一般化合物和永久性气体
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测一般有机化合物
专用检测器有:
3、电子俘获检测器,ECD 测带强电负性原子的有机化合物
4、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测含硫、含磷的有机化合物
特殊检测器有:FTIR、MS、测化合物结构
灵敏度S(响应值)一定浓度或一定质量的试样进入检测器后,产生响应信号R,以进样量Q对检测器的响应信号作图,得到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检测器的灵敏度S。
灵敏度是响应信号对进样量的变化率:
检出限D(detection limit,敏感度)检测器恰能产生和噪音相鉴别的信号时,在单位体积或时间需向检测器进入的物质质量(单位为g)。
通常认为恰能鉴别的响应信号至少应等于检测器噪声的3倍。D=3N/S
N-检测器噪声(mV),S—灵敏度
D越小,仪器越敏感。
线性范围 指试样量与信号之间保持线性关系的范围,用最大进样量与最小检出量的比值来表示。
保留指数
正庚烷 Xz=174. 0 s lg174.0=2.2405
乙酸正丁酯 Xi=310.0 s lg310.0=2.4914
正辛烷 Xz+1=373.4 s lg373.4=2.5722
相对响应值s S=1/f
定量计算方法
归一化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