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实验非线性电路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线性电路 【摘要】本实验学习了有源非线性负阻元件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了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运动的一般规律,了解混沌同步和控制的基本概念。我们测量了非线性电阻的I-U特性曲线,得出五段折线图的斜率和截距。观察了电阻、电容变化时非线性电路的运动状态,总结了混沌特征,并且测出费根鲍姆常数为4.75。搭建混沌同步电路,观察了三种混沌同步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混沌加密通信的加密过程和解密过程。 【关键词】非线性电路混沌,Feigenbaum常数,混沌同步,混沌通信 一、引言 混沌是非线性系统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也是非线性系统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状态。非线性科学建立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确定论的非周期流》一文中,给出了描述大气湍流的洛仑兹方程,并提出了著名的“蝴蝶效应”, 从而揭开了非线性研究的序幕。非线性科学被誉为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后,20世纪物理学的“第三次重大革命”。由非线性科学所引起的对确定论和随即论、有序与无序、偶然性与必然性等范畴和概念的重新认识,形成了一种新的自然观,将深刻的影响人类的思维方法,并涉及现代科学的逻辑体系的根本性问题。 迄今为止最丰富的混沌现象是在非线性振荡电路中观察到的。蔡氏电路是能产生混沌行为的最简单的电路,是熟悉和理解非线性现象的个典型电路。通过蔡氏电路参数的改变可以实现倍周期分叉到混沌,再到周期窗口的全过程。 本实验主要对非线性电路混沌进行了研究,并实现了混沌同步和混沌加密通信。 二、实验原理 有源非线性负阻 正阻:电阻两端电压增大时,电流增大,即为正,是消耗功率的耗能元件。 负阻:电阻两端电压增大时,电流减小,即为负,是输出功率的产能元件。 自然界中无负阻原件,一般实现负阻是用正阻和运算放大器构成负阻抗变换器电路,因为放大运算器工作需要一定的工作电压,因此这种负阻称为有源负阻。本实验采用如图1-1所示的负阻抗变换器电路,由两个运算放大器和六个配置电阻来实现,图1-2是其等效电路: 图 1图 由等效电路可知,,输入阻抗,若,可得。若阻抗仅为电阻,则有,即得有源负阻。 2、非线性电路 本实验以蔡氏电路为基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图 2L、R、C1、C2、RN→2周期→4周期→…→2n周期→…→阵发混沌→周期窗口→单吸引子→双吸引子临界状态→双吸引子→稳定双吸引子。 3、费根鲍姆(Feigenbaum)常数 系统由定态过渡到混沌,由倍周期分岔通向混沌是最重要的途径。菲根鲍姆发现,一个动力学系统中分岔点处参量收敛服从普适规律。存在常数: (1) 被称为菲根鲍姆常数。他指出,出现倍周期分岔预示着混沌的存在。 4、混沌同步 混沌同步所谓混沌同步是指一个系统的混沌动力学轨道收敛于另一而系统的混沌动力学轨道,以至于两个系统在以后的时间里始终保持步调的一致。方法是驱动响应方法,它将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驱动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然后对响应子系统进行复制,并用驱动子系统产生的信号驱动该复制的系统。实验电路如下图: 图 3Ⅰ为驱动系统,Ⅱ为响应系统,Ⅰ和Ⅱ是相同的蔡氏电路,是确保混动同步实现的基本条件,Ⅲ为单向耦合系统,由运算放大器和可调电阻R0构成。可调节R0的大小来实现C1和C1’上电压信号相等,使两系统同步。 5、混沌通信 在混沌同步的基础上可实现混沌通信。基本思想是利用将要传输的信号混入混沌信号进行传输,传输后在接收端减去混沌信号即可得到所需信号。 图 4→2P→4P→8P→阵发混沌→5P→3P→单吸引子→不稳定双吸引子→稳定双吸引子10种状态; 观察并记录单调改变C2变化时非线性电路的运动状态,测量准Feigenbaum常数 混沌同步 搭建两个蔡氏电路,一个作为驱动电路,另一个作为相应电路,用隔离器和耦合电阻将两电路连接。改变可变电路、耦合电阻,观察并记录混沌同步、准同步和去同步状态,说明混沌同步原理; 混沌加密通信 在混沌同步的基础上,利用加法器和减法器进行实验,记录输入正弦波、混沌信号、加密信号,说明混沌通信原理。 四、实验数据 测量非线性电阻I-U特性曲线 按下图搭建电路 图5:测量非线性电阻电路图 其中R0是0~9999.9Ω的可变电阻箱,RN是待测非线性负阻。 单调改变R0阻值,记录对应的R0、U值,计算出电流I值作,出RN的I-U特性曲线如下图: 图6:非线性电阻I-U图 显然图像有6条折线且左右关于原点对称,将左起六条直线依次命名为Y1-Y6。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