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在“从‘无为’到‘有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和“儒学成为正统”三个方面介绍了新儒学在西汉被重视、推崇和发展为正统思想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设计导入性问题,如: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对儒家思想的产生、丰富和发展的重要人物有哪些?在学生回答了这些比较浅易的问题之后,进一步深入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受到独尊的地位?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与孔孟儒家思想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说明了什么?等等。对第二步提出的问题,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而是要求带着问题进入新课。这样用问题导入,可以引起学生对教材的不断地探求、发掘,从而获取最大的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
学情分析
1、学生应具备有关本课的知识;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文科学生,学生已经学习必修一的有关中央集权的加强的内容,应该对加强思想控制、君主专制等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2、学生认知能力分析:到高二时期的学生认知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已经具备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导入新课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者:董仲舒
(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
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2)董仲舒的生平:
生活在文帝、景帝、武帝时代,大学问家,三次应对,得到武帝赏识。
著作:《春秋繁露》 《天人三策》
(3)贡献:(也可以说是其思想特点)
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思想主张:
(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中央集权需要
(2)提出“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加强君权需要
(3)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为人处世标准
3、影响:(扭转局势 付诸实行)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政治方面: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2)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3)教育方面:儒家经典“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设立地方学校进行儒学教育。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设立太学,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3)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3、独尊儒术的结果: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课文小结】:
在了解了董仲舒的思想体系之后,每位同学对今天所学内容进行结构式的总结,要求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展开。
【布置作业】:
⊙本课测评
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
答案提示:第一,董仲舒新儒学提出的一系列主张迎合了时代的需要。第二,汉武帝大力推动儒学发展,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起用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学习延伸
上述两条资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请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材料略)
答案要点提示: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性。②推崇孝道和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③强调君权虽然有利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但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极为不利。④强调夫权,压迫妇女,更是应该批判的。[学习延伸]属于开放性题目,是对学生开放性思辨能力的培养。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均可认同。不必拘泥于一种固定的答案。
【板书设计】: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原因(2)措施(3)影响
2、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2)目的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者:董仲舒
2、思想主张:
3、影响: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3、独尊儒术的结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阐述儒家思想在汉代开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过程。头绪多,涉及到一个“中心人物”——董仲舒,两个思想核心——“大一统”和“天人感应”学说,以及两个“隐性”知识点,即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和西汉的选举制度“察举制”。这两个“隐性”知识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受课时的影响,教学中又不能过多渲染,但又要使学生明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下一番功夫,以精炼的知识去讲授。另外,“无为而治”与“阴阳五行学说”也是知识的盲点,教学中要恰当处理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宣传材料发放统计表.doc
- 宣传单尺寸宣传单常用尺寸.doc
- 重庆市渝北区建设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责任书.doc
-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
-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英语Word版含答案.doc
- 中药制剂之棒剂线剂条剂.doc
- 九年政治第一单元试卷.doc
- 重庆市铜梁县2012年初中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卷.doc
- 宣传策划的备用材料.doc
- 宣传线切割ER50.doc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期末卷【易错题】.docx
- 《超高层建筑风环境模拟与外形设计对建筑采光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校园广告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及家庭教育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与游客旅游体验的互动性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期末卷【易错题】.docx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期末卷【培优b卷】.docx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期末卷【易错题】.docx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期末卷【培优】.docx
- 初中地理教学:校园植物季相变化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期末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