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安徽近五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与书本的吻合.doc
浅谈安徽近五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与书本的吻合
摘 要:近几年中考基本不考书本上的知识,因此很多老师便认为学习书本的内容 没有用,便把书本丢掉了。我认为这样是不合适的,我认为书本是最重要的,不仅不应丢掉反而要高度重视,因为考试的内容都来源于书本。
关键词:中考;书本
大部分中学语文老师都知道安徽省语文中考除了古诗词和古文是书上的,其余的都是课外的。即使古诗词和古文是书上的,但是范围也有限,基本上每年考点都在给定的50篇之内,而且这50篇差不多年年都不变。因此很多老师便认为学书本上的都是无用的,学的不考,考的不学,即使学,也就只学考纲上给的那些篇目就够了。其余的便不用学,甚至连生字词也不用写,因为中考可以带字典。所以他们每天上课便高谈阔论,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这样会误导学生,让他们摸不清方向,不知道到底该学什么。虽然从表面来看中考与书本直接关系不大,其实中考还是初中三年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基本功的体现。本文但就从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的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角度来谈与书本的吻合。
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考题
(1)2015年《槐花》中第13题:“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2)2013年《远去的乡村》中第4题:“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内涵。(4分)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3)2012年《红橘甜了》中第2题:“文中,父子二人各说了一次假话。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①为了将第一批成熟的橘子全部留给儿子一家三口吃。
②为了宽慰父亲,让他高兴。”
(4)2011年《生机勃勃的太阳花》中第3题:“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
表达效果。(3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从上面的考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近五年的中考中有四年都考到了品味和推敲词句的特定意义和作用。这一点与我们上面所说的考点中11点,与考纲中B层能力,与课标中第2点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些相同的考点我们把他还原到课本中来看。
2.课本
(1)七年级上册第1课《在山的那边》中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②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③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④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八年级下册第2课《我的母亲》中研讨与练习第二题: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分寸感。
①我在这九年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②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③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号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八年级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中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联系全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②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4)九年级上册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研讨与练习第三题:品味下面的句子,体会雨果饱含激情、诗化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①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形式。
②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③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④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
后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考题从哪里来的,从书本中来,不是书本学了一点用也没有,反之,书本是纲,是宗,是源。这就要求我的语文老师再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整天天方夜谭,要紧扣课本不断培养学生的品味词语及句子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评价能力,欣赏能力。“认真深入地阅读文本是学生提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进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1]这些技能技巧的锻炼应在平时脚踏实地的教学中。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如果真正能一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docx VIP
- 麻醉科PDCA提高术中主动保温率.pptx VIP
- 日本留考(EJU)日本语真题平成22年第2回听力原文.pdf VIP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沉默的智者与无脑的喷子”漫画作文训练与指导.docx
- 山洪灾害预警预报技术_任波 李卫平 黄立志 著_2018_5.pdf
- 澄清函、中标成交通知书(优质模板).docx VIP
- 电信变更操作人员考试题.docx
-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颞下颌关节第八版讲义.ppt VIP
- 2024年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