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课件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古神话 一、上古神话的起源与流传 (一)神话的概念: 古代神话是远古人类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 一、上古神话的起源与流传 (二)神话产生的背景: 人类在其童年时期的天真幼稚; 对自然现象的不解和恐惧; “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 一、上古神话的起源与流传 (三)神话的保存: 我国上古神话极为丰富,但大都失传。现只散存于《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庄子》等文献中,其中《山海经》最具有神话学价值。 二、神话的类型 创世神话 始祖神话 洪水神话 战争神话 发明创造神话 反映人类英雄主义和抗争的神话 始祖神话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螯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发明创造神话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英雄神话 英雄神话 三、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 首先,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其次,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再次,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四、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的神话思维特征。 具体、形象的思维。 浓烈的情感体验。 五、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一)神话历史化 所谓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幷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 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轻视、曲解、改造神话有关系。 在正统的史家或儒家的典籍中,那种半人半兽形的神性形象被抹杀殆尽了,因为这种形象很难被纳入历史谱系之中。 神话历史化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曰:“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大戴礼记·五帝德》) (二)神话文学化  神话流变为寓言是文学化的主要表现。如《庄子》“鲲化为鹏”、“倏忽与混沌”、“藐姑射之仙”、“列子御风而行”、“望洋兴叹”等。 (三)神话宗教化  神话流为道教的仙话,就是神话宗教化的具体表现。如西王母神话、月亮神话。 西王母神话的演变—— 《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庄子·大宗师》成玄英疏:“汉武帝时,献青桃,颜容若十六七女子,甚端正。” 《汉武内传》:“西王母与上元夫人降帝,美容貌,神仙人也。” * * 伏羲氏 燧人氏 神农氏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