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光学实验实验报告汇编
基础光学实验
一、实验仪器
从基础光学轨道系统,红光激光器及光圈支架,光传感器与转动传感器,科学工作室500或750接口,DataStudio软件系统
二、实验简介
利用传感器扫描激光衍射斑点,可标度各个衍射单缝之间光强与距离变化的具体规律。同样可采集干涉双缝或多缝的光强分布规律。与理论值相对比,并比较干涉和衍射模式的异同。
理论基础
衍射:当光通过单缝后发生衍射,光强极小(暗点)的衍射图案由下式给出
asinθ m’ λ (m’ 1,2,3,….) (1)
其中a是狭缝宽度,θ为衍射角度,λ是光的波长。
下图所以为激光实际衍射图案,光强与位置关系可由计算机采集得到。衍射θ角是指从单缝中心到第一级小,则m’为衍射分布级数。
双缝干涉:当光通过两个狭缝发生干涉,从中央最大值(亮点)到单侧某极大的角度由下式给出:
dsinθ mλ (m 1,2,3,….) (2)
其中d是狭缝间距,θ为从中心到第m级最大的夹角,λ是光的波长,m为级数(0为中心最高,1为第一级的最大,2为第二级的最大…从中心向外计数)。
如下图所示,为双缝干涉的各级光强包络与狭缝的具体关系。
三、实验预备
1.将单缝盘安装到光圈支架上,单缝盘可在光圈支架上旋转,将光圈支架的螺丝拧紧,使单缝盘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转动。要选择所需的狭缝,秩序旋转光栅片中所需的狭缝到单缝盘中心即可。
2、将采集数据的光传感器与转动传感器安装在光学轨道的另一侧,并调整方向。
3、将激光器只对准狭缝,主义光栅盘侧靠近激光器大约几厘米的距离,打开激光器(切勿直视激光)。调整光栅盘与激光器。
4、自左向右和向上向下的调节激光束的位置,直至光束的中心通过狭缝,一旦这个位置确定,请勿在实验过程中调整激光束。
5、初始光传感器增益开关为×10,根据光强适时调整。并根据右图正确讲转动传感器及光传感器接入科学工作室500.
6、打开DataStudio软件,并设置文件名。
四、实验内容
A、单缝衍射 1、旋转单缝光栅,使激光光束通过设置为0.16毫米的单缝。 2、采集数据前,将光传感器移动衍射光斑的一侧,使传感器采集狭缝到需要扫描的起点。 3、在计算机上启动传感器,然后慢慢允许推动旋转运动传感器扫描衍射斑点,完成扫描后点击停止传感器。若果光强过低或者过高,改变光传感器(1×,10×,100×)。 4、使用式(1)确定狭缝宽度: a 测量中央主级大到每一侧上的第一个极小值之间的距离S。 b 激光波长使用激光器上的参数。 c 测量单缝光栅到光传感器的前部之间的距离L。 d 利用以上数据计算至少两个不同的最小值和平均的答案。分析计算结果与标准缝宽之间的误差以及主要来源。
B、双峰衍射 1、将单缝光栅转为多缝光栅。选择狭缝间距为0.25mm d 和狭缝官渡0.04mm a 的多缝。 2、采集数据前,将光传感器移动衍射光板的一侧,是传感器采集狭缝到需要扫描的起点。 3、在计算机上启动传感器,然后慢慢允许推动旋转运动传感器扫描衍射斑点。完成扫描后点击停止传感器。如光强过低或者过高,改变光传感器(1×,10×,100×)。 4、利用DataStudio软件来测量主极大到一侧第一、二、三次极大的距离,并测量整个包络宽度。 5、测量最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和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最大侧。测量距离从中央最高最低衍射(干扰)模式。 6、使用式(2)确定缝间距: a 测量中央主级大到每一侧上的第n个极大值之间的距离Hn(n 1,2,3)。 b 测量单缝光栅到光传感器的前部之间的距离L。 c 确定”d”值,使用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最大值,求”d”平均值。分析实验值与标准缝间距的误差。 7、确定狭缝宽度,使用式(1)根据主级包络到第一级包络的距离,计算双缝缝宽,并与标准值对比。 8、选择两组其他双缝,重复上述步骤。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
单缝衍射:
SL 0.0042m; SR 0.0040m;
L 101.50cm;
仅当λ 650nm;
由式(1)算得aR 1.649×10-4m;aL 1.572×10-4m;a 1.611×10-4m
计算误差ΔR 1.649-1.600 /1.600 3.06% ΔL 1.600-1.572 /1.600 1.75% Δ 1.611-1.600 /1.600 0.69%
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图像的取值读数的误差,移动传感器速度的不稳定的影响,以及系统误差影响等。
双缝衍射:
L 81.30cm;
HR1 0.002m;HR2 0.004m;HR3 0.007m;
HL1 0.002m;HL2 0.005m;HL3 0.007m;
由式(2)计算得dR1 2.64×10-4 dR2 2.64×10-4 dR3 2.26×10-4 dL1 2.64×10-4 dL2 2.11×10-4 dL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