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干预与复吸率研究的系统评价汇编.doc

对心理干预与复吸率研究的系统评价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心理干预与复吸率研究的系统评价汇编

心理干预对降低戒毒人员复吸率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陈丹宁(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目前,吸食毒品及毒品复吸已成为全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推进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在戒毒工作心理治疗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通过对目前戒毒的研究进行系统研究,对其采取的具体心理治疗模式进行研究,确认其有效性,并寻找其中效果相对最好的治疗模式,从而有利于我国戒毒工作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干预;戒毒人员;复吸率;系统评价 研究背景 1.1 吸毒问题的严峻性 药物成瘾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统计,全世界吸毒人数已经超过2亿,每年全世界因吸毒而死亡者约有10万人[1]。改革幵放后,我国吸毒人数呈不断递增趋势。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最新公布的《20 11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截至20 10年底,中国在册吸毒人数从199 1年的14.8力.己经上升到154.5万人,仅2 0 10年就比2 009年新增加2 1.4万人;其中海洛因成瘾人员106.5万名,占69%[2]。按一个显性吸毒者背后起码有7个隐性吸毒者来算,中国有约1000万的吸毒人口。吸毒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惊人的,全球毒品每年销售总额就达8000亿至10000亿美元,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10%,甚至高于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收入,与全球军火贸易额相差无几。中国每年用于禁毒和毒资的直接消耗将近2000亿元,相当于1998年百年不遇特大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3]。吸毒问题还会导致劳动力丧失、家破人亡、道德论丧,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和安居乐业,引发大量违法犯罪活动。此外,不断扩大的吸毒人群,己经成为我国艾滋病、肝炎与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和传播中介人群,70%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跟吸毒有关[4]。 毒品会激活脑内的奖赏系统,让个体产生强烈的精神满足感或欣快感,从而表现出对毒品的不断渴求和觅药行为,但多次用药(或吸毒)后会导致脑内相关神经部位出现功能和形态的适应性改变。一旦毒品被剥夺,就会出现撤药反应,包括全身疼痛、烦躁不安和行为异常等,称为戒断症状。为逃避戒断症状,吸毒者会持续用药,这种负性强化效应强化了神经损伤,导致对毒品的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5]。戒毒是吸毒者重新回归社会的唯一途径。但戒毒经验告诉人们,戒毒不是最困难的,戒毒以后如何长期禁毒,降低复吸率是摆在研究人员面前的难题。“脱毒-复吸-脱毒-再复吸”是大多数吸毒者的循环模式。据有关资料显示,戒毒条件和方法先进的西方国家,复吸率在80%以上[6],在戒毒工作颇有成效的新加坡,其复吸率也为70-80%[7]。而我国复吸率普遍在90%以上,有的地区甚至高达95%以上[8]。 阿片类替代递减疗法是临床戒毒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以美沙酮维持治疗(MMT)为代表。MMT实质上是以替代为目标的姑息治疗,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撤药困难[9]。在国外,阿片类成瘾者被认为是需要终生服药的脑病患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需要终生服药一样。而目前我国M M T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着服用者难以长期.坚持、脱落率较高(约30-4 0%)的问题[10],戒断症状易反复,极易发生复吸。根据国际统计情况,参加美沙酮转代治疗的戒毒人员“偷嘴”的比例基本维持在60%左右[11]、其他戒毒法如拮抗剂疗法、自然戒断法、亚冬眠脱毒疗法、非药物戒断法等均无法解决高复吸率的问题,提示戒毒任重道远。 1.2心理干预治疗法 研究表明,戒毒后复吸率高的原因不只是吸毒者对毒品的生理依赖,难以摆脱的心理依赖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7]。心理因素是导致复吸的第一位原因,50.90%的吸毒者主要是由于各种心理因素而复吸;社会因素在复吸因素中占重要地位,31.34%的吸毒者主要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复吸[12],朱彬等[13]的调查显示,毒友的影响、旧的吸毒环境,家庭成员对吸毒者的冷漠和歧视是引发毒瘾、的主要社会因素;生理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约占17.76%。国内外研究文献表明[12],吸毒者在吸毒前就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他们易情绪冲动,对是与非、因与果、利与害缺乏判断能力;经不住失败和挫折,持“破耀子破摔”的生活态度;自卑感强烈而隐蔽、内心孤独、害羞、不会和正常人交知心朋友;冷酷、仇恨、缺乏爱心,没有责任感,以致在好奇心的驱使和他人的诱惑下吸上毒品。海洛因依赖者具有恐惧、焦虑、抑郁、自卑感、人际关系紧张和心理渴求等心理特征[14]。谭剑辉等[15]用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对吸毒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其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朱伟俊等[16]报告海洛因依赖者存在较多的焦虑担忧及强烈的情绪反应。脱毒后的吸毒者当心情焦虑不安、抑郁烦躁又不会自我调整时,很容易复吸。 目前的戒毒方式主要表现为重生理脱毒、轻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药物的作用只是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