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测试卷七Word版含答案汇编.doc

广东省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测试卷七Word版含答案汇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测试卷七Word版含答案汇编

广东省新课标2016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七 第I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庇护 辟谣 刚愎自用 敝帚自珍 B.呵斥 整饬 鞭笞天下 叱咤风云 C.契合 堆砌 修葺一新 迄今为止 D.体恤 酗酒 春风和煦 万事胥备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佚事 园囿 沧海 兵慌马乱 B.寒暄 飘渺 果脯 泫然泪下 C.镑礴 诽谤 嗜好 唾手可得 D.哂笑 铿锵 凋蔽 弃甲拽兵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C.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B.北京医院采用的这种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C.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鸪近年来不断减少,目前仅存两千多只。 D.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7题,共9分。 镜子中的难题 人人都照镜子,对镜子总是使物体左右反转习以为常。然而,为什么镜子使物体左右反转,而不使物体上下反转的问题,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镜像难题”。镜像问题不仅涉及到镜子的几何光学性质,还涉及到人在看映在镜子里的像时的心理作用,这是镜像问题成为千古之谜的原因之一。 当你面对镜子,举起左手,这时映在镜子里的自己举起了右手。这时你猛然发现,镜子让自己左右反转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镜子形成像的机理是怎样的呢?找一面镜子垂直于地面放置,在镜子前面依次放三个箭头,箭头的指向分别是向上、向右和向前。垂直镜面,从镜子外向镜子里移动箭头,我们将看到,向上和向右的箭头的实像和虚像会重合在一起,箭头与箭头重合,箭尾与箭尾重合。可是,惟独与镜面垂直的向前的箭头,实物和虚像方向反转,箭头和箭头不能重合。这样看来,从光学角度讲,镜子其实是把实际的物体的前后反转了。可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到的却是左右方向的反转呢?原来,通常在面对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以自己身体作为坐标系来判断它们的位置情况。如果看到自己头上的物体,就会判断“那个东西在上面”;如果看到自己左手方向有个物体,则会判断“那个东西在左边”。在照镜子的时候,我们却以镜子中的像作为坐标系,本来是前后反转,却最后强加给了左右方向,于是在人的眼中,镜像和实物出现了左右反转。 我们照镜子,就会感觉到左右发生了反转;但是生活中也有感觉左右不反转的事例,比如说汽车的后视镜。假设你坐在车里,有人骑摩托车试图超越你的车,在后视镜里,当你看到试图从右侧超越自己的摩托车时,真实的情况是,它的确是打算从右边超越过去。在这个情形下,尽管我们看到了映在镜子里的车后的像,但是却不会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如果将这个搞错了,以为既然是镜像,左右反转,因此判断摩托车是想从左边超越自己,则十有八九会发生交通事故。 为什么我们不会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呢?在驾驶员的视野中,不管是镜子内或镜子外,都能看到延伸向前方或后方的道路,两者的方向实际上是相反的。但这个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在镜子内外的世界里使用同一个坐标系,所以有后视镜的场景中,人对镜中的像不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当人们用共同的坐标系捕捉镜子内外的世界时,不会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而如果人们用不同的坐标系分别适用在镜子内外的世界时,我们就会产生反转的感觉。很显然,镜子的神秘有潜在的心理机制的作用。 通过对镜像问题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大脑意识是具有可塑性的,脑内生理上的机制可以根据后天情况加以改变,产生对后天情况的适应。通常,我们毫不怀疑地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生活着。但是,如果情况改变,我们的大脑能够把过去的常识封锁,重新塑造出另一套坐标系。总之,镜子既平凡又神秘,它把我们的大脑引向无边无际的深邃世界里,而且,它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神秘世界的入口,这是多么地不可思议。 (选自《百科知识》2008年2月下半月,作者:吴再丰。) 5、下列关于“镜像难题”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人们看映在镜子里的物体时,有时会感觉到左右反转,有时却感觉左右不反转。 B.人们在照镜子时发觉,镜子会使物体发生左右反转,而不能使物体发生上下反转。 C.镜像反转这一镜像难题,不仅与几何光学的性质有关,更与照像人当时的心理有关。 D.从镜子成像的机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