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段考试(理科综合)汇编.doc

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段考试(理科综合)汇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段考试(理科综合)汇编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1高二中段考 理 科 综 合 本试卷共页,题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结构变异 2、如图所示人类家系图中,有关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低温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此四倍体芝麻( ) A.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是一个新的物种了 B.产生的配子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此配子是不育C.产生的配子中无同源染色体,故用秋水仙素诱导成单倍体是可育的 D.产生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长成的芝麻,体内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属于二倍体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正常人血浆pH的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已知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现用有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B.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C.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D.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2AB g A2 g +B2 g 达到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8. 下列反应中的是A. NH4 2CO3 s =NH4HCO3 s +NH3 g B.2N2O5 g =4NO2 g +O2 g C. MgCO3 s =MgO s +CO2 g D.2CO g =2C s +O2 g 已知:H2 g +F2 g =2HF g △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2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的氢气和1的氟气270kJ热量对于反应A g +3B g 2C g ,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v A 0.01 mol/ L?s B、v B 0.02 mol/ L?s C、v B 0.60mol/ L?min D、v C 1.0mol/ L?min 知反应A2(g)+2B2(g)2AB2(g)△H <0,下列说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 +N g R g +2L此反应符合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液体 D.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有电流通过时,才具有电阻 B.由R=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D.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为粗细均匀、长 15.如图所示是一实验电路图,在滑动触头由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 D.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某电池当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为3 V,接上8 Ω的负载电阻后其路端电压降为2.4 V,则可以判定该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为 A.E=2.4 V,r=1 Ω B.E=3 V,r=2 Ω C.E=2.4 V,r=2 Ω D.E=3 V,r=1 Ω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的电压变化,如图实线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5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Ω B.加12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8 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18.如图所示,C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板接地;P和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板与b板用导线相连,Q板接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b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角度α,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悬线的偏角α变大的是 A.缩小a、b间的距离 B.加大a、b间的距离 C.取出a、b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D.换一块形状大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