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窝蜂系列之“汤姆逊快箭”.doc
一窝蜂系列之“汤姆逊快箭”
源流
航空武器中的最具典型意义的跨界武器,就是机载火箭弹。由于其长径比介于普通航弹和二战后出现的制导武器之间,故而在对空和对地领域左右逢源。不过,机载火箭弹虽然出现得并不晚,但真正普遍应用,则是在二战以后,半个世纪以后,火箭弹并没有太多革命性的飞跃,从没有大放异彩,也从没有销声匿迹,那种火龙泄地一般的战地豪情,似乎总在人们的心头挥之不去。它从来都被认为是一种廉价的低技术弹药,但即便是那些言必网络战,动辄空地一体的空军大国,也远未下定决心,将其扫入历史的尘埃。
二战以后的法国机载火箭弹研制始于1950年代初,其大体设计和美国2.75(70毫米)系列相似,后者实际上是1948年间世的“米老鼠”空空火箭弹的衍生型。但汤姆逊?布兰特武器公司(Thomson BrandtArmoments简称TBA)研制的最早的航空火箭弹家族是68毫米口径,后来又出现了100毫米口径,专用于打击地面装甲和特别加固的弹药库,这两种火箭弹不光能用于固定翼飞机,也能搭载于直升机上使用。
一般读者都对SNEB这个名称更熟悉,实际上布兰特研制的这类火箭弹的专门名称应该是FFAR,即折叠尾翼火箭弹。这个名称基本概括了该系列的主要特征,绝大多数的这两个口径的火箭弹,都是装有8片在飞行中起到稳定作用的弹出式尾翼的。大规模生产SNEB 68毫米火箭弹始于1955年,大约持续到1990年代后期才告一段落。截止到目前,两种口径的火箭弹总产量估计已经超过300~350万枚左右。而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和伊拉克空军的幻影战斗机都曾使用过这一系列。
68毫米家族
标准型SNEB68和常规的68毫米无制导火箭弹外观相似,都带有八个弹出式伞骨状尾翼,配备一具25F1B(固定翼飞机用)或者25H1(直升机用)固体推进器,两种发动机长度均为620毫米(包括喷口在内),展开后尾翼展240毫米,基础重量为3.3千克,两者都采用能够全天候使用的TT17SD一体成型双基推进剂,燃烧时间为0.8秒,燃烧温度在200℃下,平均推力为4.2千牛,25F1B发动机是平直尾翼,火箭转速为每秒20转,而25H1上却采用弯曲尾翼,适合于在低速发射时产生更大的旋转力矩,但是由于战斗部的不同,火箭弹本身的长度和总重会有变化。
马特拉公司早期开发的68毫米固定翼载火箭发射筒,包括马特拉F-1(36枚)、马特拉F-2(6枚)、马特拉F-4(18枚)三种。这些发射筒的外观铅笔头一般粗短,发射简前端为圆锥状,截面前后分布两层发射口。发射筒和北约356毫米标准悬吊架相连,并带有气动安全装置,防止地面误操作而酿成事故。
36枚单元的马特拉F-1全长2.18米,上部为马鞍状,简体直径564毫米,总重270千克,适用于低空高速攻击机使用,使用完毕非常容易抛弃。马特拉F-2是轻型设计,主要装备在轻型螺旋桨飞机上,但也常见其搭载于幻影F.1之类的战斗机上,满足训练需要。F-2发射筒长1.45米,直径246毫米,装弹后重58千克。处于两者之间的F-4型,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马特拉火箭发射筒,可以说占据了法系战斗机航空火箭筒的半壁江山,在许多其他国家设计的飞机上也时有所见,比如皇家空军的“鹞”,典型挂载之一就是两翼下的马特拉F-4发射筒。F-4长1.94米,直径410毫米,装满之后大约152千克重。
属于和上述三类发射器同时代的,还有两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普及型发射器――马特拉116M和JL-100。前者是一次性使用的简易型,总共19管,前端带有软质护罩,一次齐射为0.5秒。而后一种可以说是相当具有个性的设计,它两端尖圆,其实是火箭弹和油箱的混合体,19管发射器部分位于前端,后方扣连一个250升油箱,形成一个气动整体,而两者交界之处密布一圈排气孔,供发射时“泻火”。这种布局经常出现在外销型的幻影-Ⅲ和-V系列上,而有趣的是,沙特和科威特空军的闪电F.53居然还有机翼上方带复合挂架的版本。
大体上说,SNEB 68射程根据攻击剖面的不同,大致在1千米至4千米之间。比如,对付导弹阵地,一般是速度在800千米/小时的飞机上,在2千米外用4枚高爆弹齐射,攻击范围在500米内,大约在2.5秒后能够命中并摧毁。
第二代68毫米火箭弹系统是从1977年开始研发的,从1984年开始进入全面生产。这种被称为“多镖68”的火箭弹家族属于直升机和固定翼平台通用型。所谓多镖,就是在战斗部组件内,装有大量抛射型穿甲子母弹(即镖头),能迅速地大范围抛洒。该型火箭弹特别适合作为反装甲面杀伤武器,配备在未装精密瞄准系统的载机上。
多镖68采用的是推力更大的加长型F.2发动机,使用全天候推进剂。后来还出现了27型F3发动机,平均推力大于5千牛,燃烧时间为1秒钟。多镖6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