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2012学年石家庄石家庄高二语文期末答案
石家庄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 D(理解错误,“鼓励人多做好事,制止不该做的事”有误)
2 C(“中庸”“中和”不是相同的概念,“中庸”是“中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 A(绝对化)
4 C(除:授予官职)
5 B(①表现文章的内容 ③表现有才 ④表现直言)
6 A(强加因果)
7(1)(欧阳修)每次入朝拜见(皇上), 仁宗都延请他,询问他治国执政之事, 咨询他哪些是应该做的。 (省略句1分,延、咨、所字结构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等到任青州太守时, 又因为请求停止发放青苗钱, 而被王安石诋毁, 所以乞求退休更加迫切。 (守、以、散各1分,被动句式1分,句意1分。共5分)
8 首联写重阳到来,诗人独酌杯酒、抱病登台、欣赏佳秋的生活情趣。(3分) 颔联写因抱病登台而无分饮酒、无心赏菊;这发号施令般的“不须开” 恰好证明了诗人既喜饮酒又爱赏菊的情趣。(2分)
(共5分,意思对即可)
9 1 颈联触景生情。日落时分听到一声声黑猿的啼鸣,霜天秋晚看到归来的白雁,触发诗人的乡愁,以至于无心饮酒,无心赏花。(3分)
(2)尾联思亲伤时。遥怜弟妹,思念亲人,万千愁绪;战争接连,衰老多病,感时伤怀,心绪全无。(3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10(略)(6分)
11《给一粒米下跪》
(1)答D得3分,答E得2分,答C得1分。答A、B不得分。(A二爷下跪的是一粒米,而不是日本人。B“我是事情的见证者”错误,形象上起衬托作用不当。C我采访二爷并不单纯是为编写县志。)
(2)
①讲人格,重自尊。(1分)认为男子不应该轻易下跪,而且始终坚持这个原则;多年来,他始终不愿意向任何人说起当年唯一一次下跪的往事,一旦提及就情绪激动。(2分)
②忍辱负重,顾全大局。(1分)二爷为了村民能活下去,放弃尊严,按照日本人的要求虔诚地下跪,吃下了藏着米粒的牛粪。(2分)
③朴实、不居功。(1分)虽然二爷名声在外,村子叫“粒米村”,但他仍旧过着普通的生活,从不主动向人讲起此事。(2分) (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 ①组织情节的线索。小时候的几件事,以及参加工作后“我”对二爷的采访都是围绕“一粒米”展开的,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表现人物形象与主题。二爷的高大形象是通过一粒米逐渐展现的,以此赞美了二爷的高贵品质。
③构思巧妙。以小见大,借小小一粒米的故事表现个人人格和民族存亡的大主题。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尊严是一种高贵的美德无畏的勇气
②为了救活全村人,二爷表面上丢掉了自己的尊严。他忍受日本军官的羞辱,而他自己多年来也不愿再提起这件事。(2分)
③二爷赢得了人们的敬重。父母们为我们误解二爷而生气;因我们糟蹋粮食而动手,大人们在意的不仅仅是粮食,更是对二爷尊严的维护。(2分)
(共8分。意思对即可)
观点二:生命是一个人存在的根本,失去生命就失去了一切。(2分)
①在乡亲的生命和个人的尊严面前二爷选择了前者。面临生死存亡,二爷下跪,吃掉牛粪,是想换来米,救乡亲们的命。(2分)
②二爷虽牺牲了个人尊严,但他同村民一样仍然顽强地活着。从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变为佝偻的老人,二爷自己一个人内心忍受着为一粒米下跪的折磨。(2分)
③生命诚可贵,在特殊时期往往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二爷的选择保全了全村人的生命,这种做法值得称赞。(2分)
(共8分。意思对即可)
12《梨园国宝裴艳玲》
(1)答E 3分,答C 2分,答A 1分,答B、D不给分。
(A“这一性格从她生活习惯上可略见一斑。”错。传主的生活习惯并没有体现这种英雄气概。 B曲解原意,原文为“如果借鉴不好”D“现代剧只有吸收传统剧技法才能取得更大成就”错“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及“传统剧技法”)
(2)“艺术标杆”:她是梨园界敬业乐业的楷模。
①功底深厚,技艺高超。唱功、做功、武功(唱、念、做、舞),样样出众;
②热爱艺术,专注执着。时常沉浸于自己的角色;
③勇于挑战,艺无止境。在花甲之年,仍致力于戏曲的革新。(3分)
“人生风标”:她是演艺界人士做人处世的榜样。
①不讲吃穿,生活简朴;②不畏权贵,正直高贵。(3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3)①追求更高的艺术层次,给观众带来多样的审美享受。
②突破局限,挑战自我,把没有尝试的旦角、现代戏,都一一演来。
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想为河北、为戏剧界留下传世之作。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继承传统是裴艳玲成功的关键。(2分)
①裴先生早年的巨大成功依靠的正是对传统剧目的传承。(2分)
②裴先生认为传统是戏曲的根,继承传统是演员成大器的基础。(2分)
③裴先生排演《响九霄》时,融入传统剧中武生的飒爽之气使剧作大为增色。(2分)
(共8分。意思对即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