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交主权构建生命课堂.doc
移交主权构建生命课堂
【摘 要】本课例尝试将传统教学目标,即作者背景、脉络结构、文学形象、情感主旨、写作特色五个模块,设计成发现、探索、收获、体味和借鉴五个课题,由五个课题研究小组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对《囚绿记》一课的学习,教师只作适当评价、点拨与拓展,将课堂主权交给学生,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用兴趣和收获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建构课堂的生命力。
【关键词】移交主权;构建;生命课堂;囚绿记;探究;简录
1 设计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过:“请老师们时刻想到,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
新课标也针对旧课程的积弊,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重视学生内心的需求和在课堂上参与学习活动的外显行为,如讨论、发言、演示、呼应等。新课程的活动主义倾向,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语文学科的教学,归根到底是要让学生学会理解和表达,一曰输入,一曰输出,培养并形成这两种能力是极重要的教学任务。那么怎样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完成这二者能力的培养,笔者想以高一新教材散文单元《囚绿记》一课作一次探索和尝试。
2 教学设计
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作者背景,脉络结构,文学形象,情感主旨,写作特色五个模块,根据这五个方面,将陆蠡《囚绿记》一课对应设计成五个合作探讨课题:
1)发现:与陆蠡相识
2)探索:绿藤的故事
3)收获:丰富的形象
4)体味:深沉的情感
5)借鉴:写作的启发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投入的热情和竞争的意识,在全班范围内组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1)按班级座次分为五组
2)毛遂自荐出一名组长
3)抓阄产生各组的课题
4)交流探讨形成书面稿
5)组长选拔推荐发言人
3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美文作者的心灵世界,体会他的情感,分享他的生命收获。这不单是一次情感的旅程,更是一次体验人生的机会,我们可以从中学会对细节的关注和把握,用心去生活,丰富自己的眼界和情感,增强自己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在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生活中品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现在就让我们的心灵去旅行。
具体步骤:由各组选拔推荐出的发言人,按课题顺序依次上讲台,阐释合作探究的成果,其余同学作要点记录,选出各自心中的优秀发言人,并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3.1 发现:与陆蠡相识
3.1.1 学生发言
(1)既以散文~译作饮誉文坛
(2)又以宁死不屈名垂千古
1942年4月,他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被日本宪兵查抄,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为了追回书刊,他前去交涉,被日本特务机关扣留,坚贞不屈地死在日寇的酷刑之下。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3)巴金: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3.1.2 教师点拨
在解读作品时,背景意识是必须的。不能无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凌驾于作者与文本之上,或游离于作者与文本之外,只谈读者自己的感受。也不能只抓住自己感受到的一些比较次要的东西大力发挥,而抛弃原文中主要的东西,作浅表性、以偏盖全的解读。刘站同学的发言条理清晰,简洁有力。
3.2 探索:绿藤的故事
3.2.1 学生发言
“我是一株常春藤,一株生长在公寓窗口的常春藤,每日我坐看云起云落,接受阳光的亲吻,感受风儿的抚摩,还有活泼的鸟儿为我唱起优美的歌。我尽情地舒展着身姿,起风时,我在窗口婆娑起舞;下雨时,我在窗口奏起音乐,那时的我,是自由的。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的陆蠡,见到我后,他眼中充满了对绿的喜爱,对生命的赞赏。于是,他把我从窗外牵到了屋内,用我来装饰这简陋的房间,用我来点缀那抑郁的心情,只是我,成了这屋内的绿囚。
我是如此的渴望自由,一日日,我努力地将枝丫向着阳光的方向伸去;一日日,我渐渐地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得嫩黄;一日日,我的枝条变得细瘦,变得娇弱。
我试着唱歌,却只是发出嘶哑的音符,我想起舞,却发现我已瘦弱不堪。自由,我是多么渴望自由,它是我生命的火焰,是我人生的灯塔,为了它,我不屈地奋斗。这一切,被陆蠡记在了心里,在他眼中,我看到了内疚和敬佩。
当我再一次沐浴在阳光中时,当我再一次感受到风和雨时,我是如此的快乐:我又自由了!只是陆蠡,我会永远思念你。”
3.2.2 教师点拨
悲欢离合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草木非人,但它们也永恒演绎着生命的故事,囚绿记中,作者与绿藤之间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呢,杨云鹤同学用物化的手法和生动的语言,再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