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安丰德.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鼎立安丰德

抚松县中学历史学科 教 学 研 讨 会 2013.11.17 官渡之战后的第6年,即公元207年,53岁的曹操曾作诗《龟虽寿》,其中有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你认为曹操在统一了黄河流域后,他又有怎样的千里之志、不已壮心呢? 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认为:“赤壁之战,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淩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 裴松之认为是天意,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是怎样认为的? 三国恢复和发展经济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毛泽东说:“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易中天说:我认为曹操是“奸雄”。不过前面要加三个字:可爱的。曹操是“可爱的奸雄”。 学完本课你对曹操印象如何?为什么? 关羽 张飞 曹操 学 三 国 历 史 品 三 国 人 物 第18课三国鼎立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曹操崛起 曹操 155~220 ,字孟德一名吉利 ,小名阿瞒,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曹操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亲至洛阳朝见献帝。随即挟持汉帝迁都许昌。从此,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这是曹操政治上的一大成功。 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尽量把人材收罗到自己身边 汉魏之间,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大饥荒。粮食供应成为各军事集团最大的问题,因军粮不足而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曹操命令在各州郡兴办屯田。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 1. 妙计挟天子,霸业初成第一步 2. 唯才是举,不计资历招贤才 3. 募流民兴屯田,兵精粮足得民心 官渡之战形势图 曹操率5千骑兵偷袭乌巢 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南下 曹操率两三万人驻扎于官渡 袁绍战败,向北方撤退 曹操取胜,率军向北追击 霸业初建— 官渡之战 你能根据战争过程中两人的表现找出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吗? 为什么 正可谓:势弱只因多算胜, 兵强却为寡谋亡。 若使许攸谋见用, 曹家焉能得北方。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作用) 进攻南方统一天下 天下形势示意图 曹 操 孙 权 刘 备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刘备 刘备 刘备 曹操 20多万大 军 孙权 孙刘联军5万军队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霸业受挫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赤壁之战中曹操有强大的兵势,但他对孙权的实力估计过低,对孙、刘联盟给自身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因而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 在孙、刘方面,军事力量虽远不及操,但有远见卓识的决策人物,如诸葛亮、鲁肃、周瑜,都力主抗操。 孙 刘 能知己知彼,以己之长,制敌之短,充分发挥了南军擅长水战的优点。 在曹操方面,北军不习水战 且 “军众已有疾疫。再加上进攻赤壁的曹军很多是由被灭军阀的残余士兵组成,有待于整合。否则,水军纵然被烧败退,还有十余万步骑,犹足以顶挡孙、刘联军的攻势。 人心思稳 曹操急功近利,没看清形势。 所以说:赤壁之战,操所以败北,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偶然情况,二者相较,人的因素,仍然是主要的。 赤壁之战的作用: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孙权——巩固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国鼎立局面出现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吴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魏: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蜀:丝织业兴旺, 蜀锦行销三国。 吴:造船业发达, 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曾经到达台湾 袁绍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 曹操统一北方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 孙权刘备联军 三国鼎立 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222年 孙权 建业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 “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看到这句话,你就会想到的人物是( ) A.袁绍 B.曹操 C.刘备 D.孙权 2、官渡之战发生在( ) A200年 B、208年 C、210年   D、220年 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说的是( )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4.三国时,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

文档评论(0)

2266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