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炎中学太炎校区案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炎中学 太炎 校区 2013 学年 第一 学期 科学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教研组成员概况及教研组工作指导思想: (一)教研组成员概况 姓名 性别 职称 荣誉 专业背景 所教年级 沈建平 男 中学高级 骨干教师 物理 九年级 杨林瑶 女 中学一级 物理 九年级 张景瑜 女 中学一级 物理 九年级 盛雪姣 女 中学一级 生物 九年级 陆 峰 男 中学二级 化学 八年级 蔡会勇 男 中学一级 生化 八年级 徐水平 男 中学一级 物理 八年级 沈 俊 男 中学一级 化学 八年级 邰伦军 男 中学一级 生化 七年级 董建祥 男 中学二级 科学 七年级 戚海军 男 中学二级 化学 七年级 林志卫 男 中学二级 物理 七年级 裘琴飞 女 中学二级 信息技术 七年级 13人,其中男性为9人,女性为4人;三位教师年龄处于中年,其他十人都在30岁左右。高级职称仅为一人,中级职称为七人,初级职称为五人;区骨干教师仅有1人,教研力量相对薄弱。年轻人富有创劲本是优点,但就教育工作来说不尽然。至少三个备课组的骨干教师还相对缺少,备课组的骨干引领型的课例开发的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有了较大的困难。 由于年轻,有好多教师还没有经过新课程的一轮完整的教学,对新课程的理念、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知识框架不甚了了,对中考考纲和试卷的研究还很不到位,理解很肤浅。所以在平时教学中,不可能做到高瞻远瞩。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的知识面很广,而我们教师都是单一专业的师范生,对科学各方面的专业知识理解肯定不够深刻(包括老教师),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用好教材等教学资源还存在较大的困难。 2、几乎没有科学全科都精通的教师 新课程科学教学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科学(全科综合)专业的教师,这也是我校科学教师的师资现状;从这次区教育局组织的专业知识考试中就可见一斑。 3、校本教研的档次仍然较低,缺乏特色 在课改的前几年,我们科学教研组选择了以开发课例为载体的主题型教研活动——我们称之为“磨课”,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我们在各级各类的优质课评比中,经常是力拔头筹,取得第一,也确实提高了一些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但是,在每次“磨课”活动中,能全身心投入的还是那几个“上课专业户”和“评课专业户”,所以离“全员参与,全面提高”的目标很远;其次,对花大力气磨出的优质课缺乏总结和思考,没有将这些优质课的教学理念、方式、策略等推广,以至于公开课上的有声有色,而常态课上的传统如初,这大好的资源没有去开发和利用;再者,我们的校本教研已进入“高原期”,缺乏应有的活力。所以,急需寻找一个校本教研的“兴奋点”和“增长点”,基于课时设计是课堂有效性最重要因素的考虑,我们应该确定立足课前教学设计优化和继续课堂诊断为我们现阶段的校本教研主题。 (二)教研组工作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努力实践学校的“一、二、三”办学理念(一个宗旨:一切为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二个目标:学生主动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三个意识:教育就是服务、科研兴校和精品意识),努力营建“享受教育,丰富生命”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和谐、创新、开放”的教研文化,努力创建“团结合作、开拓进取”的教研氛围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风气。着力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驶入快车道,全力促使学生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为学校知名度的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努力推进学生、教师、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教研组重点工作目标 1、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统一几个认识,努力提高全员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①校本教研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②自我反思、骨干引领、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不可或缺的三个组成部分 ③教师是学校最可宝贵的资源,教师的进步就能促进学校的进步,教师的发展就能成就学校的发展;每个教师都是校本教研最重要的资源,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是每个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④新课程的科学教学没有“老教师”,每个人都是“小学生”. 2、教学质量目标 初一、二年级期末各项指标力争各班达到学校下达的要求; 初三年级的期末A率努力达到25%以上,平均分超过学区均分5分以上。 做好初二年级的科学竞赛小组的辅导,力争在假日杯中取得好成绩。 3、活动形式 研讨课准 骨干引领 说课磨课 课堂诊断 辅优补差 三、常规工作内容(要求有具体操作安排,包括、、、等) 1.教研组教师上组、听课安排(每组8人,两周一次) 年级 开课教师 开课时间 初三 盛雪姣 第二周 初二 徐水平 第三周 初二 沈俊 第五周 初二 蔡会勇 第八周 初三 张景瑜 第十周 初三 沈建平 第十三周 初三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