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泰斗用智慧书写精彩一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利泰斗用智慧书写精彩一生

水利泰斗用智慧书写精彩一生 作者:张春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0-20 1:14:18 严恺(1912~2006) 福建省闽侯县人,水利和海岸工程专家。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38年获荷兰德尔夫特(Delft)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师学位。河海大学教授、名誉校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荷兰,有一个世界之最??能够抵御4000年一遇特大风暴的东斯赫耳特防风暴大闸。大闸由62座巨墩支撑,为表明对科学的尊重,这些巨墩全部用世界上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其中有一个属于东方科学巨星,名字叫严恺。 □通讯员 张春平 适逢祖国六十华诞之际,9月27日,河海大学已故的严恺院士当选“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而在此前不久的9月17日,他还当选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和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作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国际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新中国水利高等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从事水利事业近70年的他一生闪亮多彩。 2000年6月6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为了配合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大会,播出了院士专访系列节目,第一位推出的就是两院院士严恺。2006年5月13日,在享年94岁的严恺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上,1400多人前来吊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表示哀悼并送了花圈。严恺院士不仅对科学孜孜以求,对人生亦是精益求精。 训江治海 功勋卓著 钱塘江海塘是我国古代与长城、大运河齐名的三大土建工程之一。自吴越时起,两千多年以来,海塘就处于一个不断修建不断崩塌再不断修建的过程,一直没有根治。 上世纪40年代,严恺院士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港工讲座期间,钱江海塘北岸海堤被大潮冲垮,在进行海堤修复时,他突破传统水利学上的立壁式海塘模式,设计出新型的斜坡式海塘,与海潮进行“软对抗”,消解了大潮对海堤的冲击力,抗涌潮效果极佳。他创造了奇迹,这道海堤至今还屹立在杭州湾北岸。 50年代开始,严恺院士受命领衔世界上水域面积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新港回淤问题研究。这是一个中苏合作的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经过近10年的努力,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为新港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还进一步提出了开展淤泥质海的研究,包括在各种海岸动力和地貌形态条件下,细颗粒泥沙运动、沉积和淤泥质岸滩发育、演变规律的研究。这开创了我国淤泥质海岸的研究工作,使我国在此方面的科学技术居于国际先进地位。在此后的秦皇岛油港、山海关船厂、黄岛油港、龙口海洋石油基地、海南岛三亚港、铁炉港和北海港等工程中,均采用了新港回淤的经验和模式。 60年代,我国东南沿海不断遭受台风浪、风暴潮、天文潮等严重灾害。福建沿海数十公里海堤在大台风中坍塌,严恺院士受水利电力部委托,率领专家工作组奔赴受灾现场。经过缜密调研,他把修建钱塘的经验运用到这里,两次设计斜坡式海堤,当地一位领导从没看见过这种斜坡式的海堤,很不以为然,打赌说:“这要是能抵挡海潮,我把脑袋输给他。”最后,专家组通过设计,修起了斜坡式海堤。事实证明,这种海堤不仅能够挡住大潮,而且有效地减轻了潮水对海堤的冲击力,原来海水飞溅堤内,造成几百米土地盐碱成灾的情况也没有了。 70年代,当时国内最大的水利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上马,严老担任工程技术委员会顾问。1981年,当葛洲坝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时,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给严老颁发了奖金,并专函致谢。 自1958年起,他就一直参加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规划论证工作,极力主张这项工程早日实施。作为三峡工程航运与泥沙、生态与环境两个专题预审专家组成员,他与专家同行为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992年9、10月间,严恺院士凭借他在国际水利界的威望,访问美国介绍长江三峡工程,为消除误解奔走呼号,为引进外资牵线搭桥。三峡工程已正式开工后,他又被聘为“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顾问。 80年代,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我国的海洋资源,从1980年开始,国家在18000公里海岸线上对全国海岸带及滩涂资源进行了规模空前浩大的综合调查。严恺院士被国务院任命为调查领导小组成员兼技术指导组组长。调查组由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河海大学等14个政府部门及科研单位的24名专家组成,历时8年,参加总人数过万。严恺院士的足迹踏遍了海疆,而且身先士卒,披肝沥胆,并且主持审查各省市自治区的调查报告,一丝不苟。1990年,他主持了《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审查会并通过了报告,这份由他主编的报告由海洋出版社于1991年1月出版,1992年11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后,1996年他获首届中国工程科技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1年获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