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_(商业模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经济学_(商业模式)

专题四 “浅谈”商业模式 现在的市场竞争六成以上是 商业模式 的竞争! 一、什么是商业模式? 对商业模式的定义是:(7“w”) 一个组织在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何(why)、如何(how)和多大程度地(How much)为谁(who)提供什么样(what)的产品和服务(即7“w”),并开发资源以维持这种努力的组合。 哈佛商学院的教学参考资料中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赢利所需采用的核心业务决策与平衡。” 最通俗的定义是:商业模式是描述企业如何通过运作来实现其生存与发展的“故事”。 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是顾客、价值和利润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你的顾客在哪里? 你有什么资源与能力为顾客提供怎样的(独特的)价值和服务? 你如何以合理的价格为顾客提供这些价值并从中获得合理的利润? 的商业模式 Google的商业模式合理地回答了顾客、价值、利润三个问题: 准确的客户定位:广告用户和普通网络用户; 合理的动机:广告客户希望更好的广告效果,普通用户不希望网络上满眼都是广告; 使人洞悉价值的故事情节: 基于page rank算法的搜索引擎技术→定向广告→实现更好的普通网络用户上网感受与更满意的广告客户投资效果→带来Google更好的收入来源。 雅虎创造了互联网“免费+开放+盈利”的商业模式在当时也同样合理地回答了顾客、价值、利润三个问题: 准确的客户定位:普通网络用户和广告用户; 合理的动机:当用户通过美国在线拨号上网之后,每个月支付一笔上网的费用,但用户通过雅虎上网统统免费;广告客户希望在互联网上普通网络用户浏览量达到好的广告效果 使人洞悉价值的故事情节:用户通过雅虎上网统统免费→雅虎(通过人工筛选信息的方式)给用户提供各种分类信息,找商家要广告费 →带来雅虎收入来源。 搜索技术带来分水岭 雅虎通过人工筛选信息的方式很快就遇到了瓶颈,因为很多人希望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雅虎的首页和分类页显然已经不能够全部覆盖了,它只能满足少数大企业的广告需求。 这个时候,随着google的横空出世,技术就成为互联网新的主导因素了。 google通过搜索技术帮助所有上网的人找到他希望去的网站,从而将所有互联网的流量集中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又通过在线的广告系统满足了众多中小企业投放广告的需求,这种商业模式显然比起雅虎更胜一筹。 雅虎衰落还有关键两点 首先,旗帜广告带来的“容易赚的钱”导致雅虎在90年代末期忽视了搜索业务; 其二,雅虎作为一个技术又是媒体公司存在着矛盾心理,这意味着雅虎雇佣了水平较低的工程师,而且也没有授予他们创新的自主权。 成功的商业模式必须能够突出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表现在它怎样: 界定目标客户及其需求和偏好; 满足客户独特的价值主张 界定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目标客户需求、界定业务运作内容和价值传递和沟通渠道; 拥有独享的资源与独善的能力 以客户可以接受的价格创造和提供吸引客户的产品,界定竞争者以建立战略控制能力,保护价值不会很快流失。 盈利模式 客户独特的价值主张 一定不是ME Too需求 识别需求 显形需求 隐性需求 需求链 产生满意感,制造惊喜感 客户黏性,达到有瘾的依赖 简单举例:Google与Microsoft 盈利模式差异 Microsoft说白了就是靠卖软件盈利 一直在打击盗版(你居然敢用我的产品不给我钱!!!) Google靠交叉补偿与转移支付盈利 内容吸引眼球(广告商买单!!!) 商业模式的差异 软件行业可能离互联网的理论距离最近,但是心灵上的距离可能却是离这个行业最远的。。。 软件霸主Microsoft多年来在互联网领域的无能为力,就连云计算这种很“软件”的概念也是互联网公司谷歌先折腾出来的。搞软件的人往往会陷于自己的思维定式之中,认为既然互联网公司的后台跑的都是软件,那么软件公司做互联网一定能够成功,不就是编程嘛! 其实还真不是一回事 首先,体现在开发模式和经营模式的巨大差别上 开发模式差别:软件公司如微软搞开发,就是把上万人的团队圈在一起,花上5年的时间,期待捣鼓出一个十全十美的软件并卖给全世界所有的人。互联网公司也搞软件开发,但是他们是直接捣鼓出一个不成熟的测试版,然后扔到互联网的汪洋大海中给人“骂”,在骂声中改进,小步快跑,持续改进,直到产品趋于成熟。 经营模式的差别: 搞软件产品的,开发成功开个发布会就没啥事了,剩下的都是渠道的事情,顶多再建个客服中心应付一下售后就可以了。 互联网公司,开发出产品只是第一步,运营更为关键,你得把这个产品免费提供给用户,让用户去干别的事情比如游戏或者购物,运营成功了才算真的成功。 两者的商业模式更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软件公司的用户基本上等于客户,你把软件卖给什么人,你就找他收钱。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