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邹城市实验中学210级高二人教必修三第五单元检测
邹城市实验中学2010级高二人教必修三第五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叶德辉(1885年中举人,1892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A.严复 B.康有为 C.谭嗣同 D.孙中山2.“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3.“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思想属于
A.顽固派 .洋务派.维新派 . 革命派4..严复在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的信中,指责“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根据文明演进的规律,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以适当的宪法条款加以约束。”这反映出严复 ①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 ②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 ③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 ④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
6.... “20世纪初一些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卢骚之徒、卢梭魂、亚卢(亚洲卢梭)、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民友……”这则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界
A.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B.“西学东渐”,崇洋媚外
C.卢梭的思想占主导 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10.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D.地主阶级改革派11.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12.13.14..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16....
A.政治B.洋
C.新D.新.一位学者自述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这位学者的行为最可能受到的影响是
A.鸦片战争前的程朱理学 B.晚清时期的中体西用说
C.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 D.文革时期的破旧立新说 .在中国近代,封建文化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下列对封建文化解体起重要作用的是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②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途径的发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③④
.24.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 B.曾国藩 C.孙中山 D.康有为.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体现在 ( )
①是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②沉重地打击了传统礼教③启发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中国近代《仁学》一书引用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传诵的名言:“誓杀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可见( )
A.该书作者系“开眼看世界”之人 B.该书思想与维新思想相对立
C.该书发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最强音 D.该书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28. 19世纪末,“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集中体现在A.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C.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D.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这段文字应出自A.《警告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C.《文学革命论》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梁启超是中1902年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②唤起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