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元勋何子渊满门忠烈让高山仰止.docVIP

辛亥元勋何子渊满门忠烈让高山仰止.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亥元勋何子渊满门忠烈让高山仰止

辛亥元勋何子渊满门忠烈让高山仰止何子渊,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辛亥革命元勋,土生土长兴宁石马镇客家人。 何子渊 1903年,何子渊与丘逢甲等创办兴民学堂,首任学监;1906年,与罗师扬(罗幼山)等创办兴宁县立中学。 189年,何子渊秘密加入反清组织“洪门”,被拥戴为洪门会嘉应州大佬尊称为“渊公”。发展了大批热血青年才俊入会。1903年,他不仅自己慷慨解囊,而且发动全县族人“凑会”,后吸纳其他姓氏入会,一同走上了推翻满清王朝的道路。 1905至1907年,何子渊等先后两次汇合潮梅会党策动潮州黄冈起义,与丘逢甲一起营救遇险人。1909年发动梅县起义何子渊冒险殿后掩护,险遭不测后转入地下活动。 辛亥武昌起义前夕,何子渊毅然将自己亲自主盟加入同盟会,正在保定军校深造的六弟何贯中托咐给孙中山。何贯中后成为孙中山早期除邓仲元外最得力干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当晚,何贯中第一时间获悉起义爆发消息,立即将同寝室李济深等同学组织起来潜出军校,炸毁南下唯一大动脉漕河铁桥,导致清军南下镇压起义行程被耽搁。 随后,何贯中在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戎幕担任营长,在宿州三大战役中大败清军。 1912年,何子渊等人组织民军光复兴宁,被推举为议长,兼任兴民学堂董事长。先后提出振兴山林、开办实业、禁鸦片和禁赌博等重大方案,并逐一督促落实。 1914年,何子渊等人奉孙中山之令组织讨袁军,事败后萧惠长、张花谷被迫出走南洋,子渊则继续留守兴宁与袁氏爪牙周旋。 中华民国军政府成立后不久,何子渊奉孙中山之命,筹建大型股份制企业梅州“琯坑钨矿”,亲任董事长。矿产盈余源源不断输进国民政府财政系统。 1920年,何贯中与邓仲元参谋长率师回粤,在惠州淡水平叛桂系军阀时,身负重伤被俘。桂军慑于何贯中军职影响,不得不用担架抬送他至广州医院抢救。何子渊亲自到床前探视。后何贯中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年仅三十二岁。原粤军总司令姚雨平闻讯后,号啕大哭,三天三夜几未合眼。原粤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罗师扬,亲自为何贯中作传并题写碑文: “卒至弹尽援绝,遂为敌创。由敌护伤队,载回广州医院,漠视之,不加调理,且揶揄之曰“君何败耶?!”,应曰:“是役也,系而军之成败,吾欲减少战祸,故鼓勇直前,蒇乃事,虽死无憾,况败耶?!”,敌闻之乃色变,愧怍而首不能仰。盖自民国以来,国事蜩塘,半由武夫政客,动辄以权利归,踞高位,护厚禄,自以为一世之雄,而转瞬败灭,为天下笑。焉知滔滔之世,尚有不负所学,慨慷赴难,如君之成仁取义,而无所愧者乎?使闻君对敌之言,而不由然生爱国之心者,非人也矣?!君卒后,为敌薄葬北郊。十年春,子渊先生自邑来,择于省东门外二望冈,陆军忠烈祠对面浸水山,坐亥向之原,改葬忠骸,以书告扬,乞志其墓,扬愧不文,虑弗克彰先烈,谨记其卓荦大节,以告来者,其详则俟他日国史焉。君享年三十二,妻林氏,生子名尚乾,才七岁云。 1921年,孙中山追授何贯中为上校团长,并将其迁葬至广州东门外二望冈,陆军忠烈祠对面浸水山,坐亥向之原1939年9月,国民政府整饰墓园,并在园内兴建庄严雄伟的英雄纪念碑竣工。碑前不远即粤军第一师将士陵园。孙中山创建的粤军第一师是中国国民革命军的摇篮,国共双方均受益良多。对粤军第一师墓园的破坏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炼钢铁”,规模浩大的将士墓群不幸被受蒙弊的“革命者”捣毁、炸平,只留下巍峨耸立的英雄纪念碑。 也在1920年,何子渊出任粤军总司令议,为学生原北伐军姚雨平总司令献计献策。1925年春,东征军光复兴宁时,何子渊与罗师扬县长,携带钱粮物等慰问张发奎、蒋光鼐等全体将士,短期内为东征军筹募到2万大洋现款及大批物资。同时,陪同蒋中正、廖仲恺和周恩来等四处演讲。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何子渊两个儿子和女婿,均奔赴抗日战场。先后参加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两次粤北大会战等重大战役,分别担任上校军需处长,中校军需主任,师长和副军长职务等。 何子渊不仅在粤军将领中享有崇高威望,而且在粤东北地区德高望重。他几十年如一日,公正调解乡间民怨和族群械斗,深受人民群众爱戴。 1939年冬,陆军总司令张发奎上将,在取得抗战粤北大捷后,特赠给何子渊“五代同堂”花梨原木大匾。大匾至今仍悬挂在何子渊故居“光裕庐”中堂。 1949年7月,胡琏从江西退至兴宁短暂休整,坐镇“光裕庐”指挥部。先头部队抬头见到张发奎题,立即整装列队持枪敬礼。 胡琏兵开进撤往潮汕时,兴宁出现红白相间两次解放的混乱。某些优秀人士莫名不测。事后一概说成国民党所为,并极力渲染局势之紧张和胡琏兵之残暴。这未必经得起进一步的质疑。胡琏部找向导担夫和抓壮丁是事实,动机一目了然。可所谓滥杀无辜同胞却何苦来着?彻底失掉民心还谈什么反攻大陆?此外胡琏未见得遇到激烈的抵抗。因为东江纵队早就改编成两广纵队北上。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