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改善民生 实创新 推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谭书宝)
改善民生 务实创新
推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
——谭书宝同志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2月17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回顾总结去年的民政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会上,王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各县区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2008年民政工作回顾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安康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经受考验、履行职责、不辱使命、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民政厅的有力指导下,坚持项目拉动,夯实目标任务,实施创新发展,全市民政工作富有成效,农民安居工程建设、敬老院建设、农村社区、“万户扶优”工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等重点工作在全省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全年争取中省工作项目和建设项目资金达5.83亿元,是去年的2.5倍,创历史新高。
(一)灾后重建获部嘉奖。一是防灾预警更加具体。督促指导各县区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县区防灾预案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全市200个乡镇(办)的防灾预案,初步建立了市县乡三级防灾预警体系。二是减灾安居卓有成效。在2007年旬阳试点的基础上,6月初召开了全市农民安居工程现场会,研究制定了《安康市民政系统农民安居工程实施方案》。全年下达安居工程专项资金2291万元,完成农民安居工程建房7097户、25306人、19189间,是省厅下达年度任务的2.6倍。三是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全市先后遭受暴雨、风雹、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18次,尤以“5·12”汶川地震损失最为严重。面对突发灾害,各级民政快速反应,精心部署,及时查灾、核灾、报灾,积极开展捐赠,妥善救助、安置灾民,快速展开灾后恢复重建。全年累计下拨救灾资金17763万元,安排救灾粮326万斤、棉被3万床、棉衣裤3万件(套)、衣物6万件(套),市本级募集捐赠资金1039万元。地震灾民倒房6668户恢复重建和8856户危房修复11月底已全面完成。因其它灾害造成的1531户倒房重建,目前已基本完工。春冬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妥当有序,实现平稳渡荒。扎实工作赢得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市民政局、紫阳县民政局获民政部抗震救灾嘉奖表彰,安康军供站、石泉县民政局被省民政厅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二)救济救助扎实有效。农村低保稳步推进。全市26.8万农村贫困人口分类分层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市、县按规定标准配套资金1164万元,全年累计支出保障金14728万元,月人均补差45元。城市低保进一步完善。市、县按规定标准配套资金1439万元,全年累计支出保障金8393万元,保障对象23185户、47631人,人均月补差146元,并根据物价变化先后两次提高补助;从10月1日起全市提标20元全面完成,实现了分类施保、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城乡医疗救助全面推进,下拨城市医疗救助资金1443万元,救助4541人次;拨付农村医疗救助资金3669万元,救助30余万人次。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初步建立,十县区全部制定了《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城乡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进一步深化,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和精神病人救治工作实施意见》,全年开展各类救助9080人次,其中流浪未成年人998人次,危重病及精神病人97人次。教育救助不断深入,全市全年资助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近400人。
(三)集中供养提前达标。五保集中供养建设快速提升,建设县级中心敬老院3个、区域敬老院24个、改扩建乡镇敬老院46个,当年集中供养率提高了15%,全市累计集中供养15430人,集中供养率达50%,提前实现全省“十一五”目标。全年拨付敬老院建设资金1580万元,五保户补助资金2411万元。坚持“建管并重”,进一步加大敬老院管理力度,出台了全市敬老院管理规范办法,开展了星级创建活动,举办了全市敬老院院长专题培训班,管理逐步向规范化推进;制定落实《关于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的实施意见》,五保供养标准由原来的1400元/人·年提高到1640元/人·年,市、县区列支配套资金1188万元,五保供养标准足额兑现到位,五保对象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四)优抚安置持续稳健。“万户扶优”工程卓有成效,资助1.5万名农村重点优抚对象全部参合,全面完成扶持300户困难优抚对象建房1082间,扶持700户优抚对象发展生产,解决了1000名大病重点优抚对象新合疗报销后二次救助每人3000元;全面完成全市4144名参战和涉核退役生活困难人员信息数据库建立和补助兑现工作;全年下拨优抚资金5062万元,各项优抚政策全面落实。坚持军地联系会议制度,召开了全市双拥表彰大会,表彰双拥模范县区3个、单位22个、个人33名;组织了庆“八一”双拥文艺晚会和篮球赛,推进双拥活动纵深发展。安置工作突出破解瓶颈。坚持培训先行,与安康经贸学院联办设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