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 细胞的增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 细胞的增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 细胞的增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③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④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 第三步:观察、计数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改正临时装片制作步骤中的3处错误。 (2)每次应利用显微镜观察计数3个装片适宜视野中的________,并计算细胞分裂指数。请帮助他们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观察项目的记录和结果的统计。 【错因分析】 错填的原因主要是: 易错 题号 错因分析 (1) 对基本的实验操作步骤掌握不牢。解离时间3 min~5 min,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解离太长会使细胞的结构破坏,影响制片的效果,太短则不易使细胞分离,观察时细胞容易重叠。实验操作步骤应为先漂洗后染色,由于染色剂是碱性染液,如不先漂洗,酸碱发生反应,不利于着色;同时先漂洗也是为了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在盖玻片上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压载玻片,以防压片时用力不均匀使盖玻片压碎 (2) 答案组织混乱,欠规范。设计表格时要注意:对3个装片中分裂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总数要取平均值;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要归类 【正确解答】 (1)将“解离15 min”改成“3 min~5 min”;实验操作步骤应改为先漂洗后染色;将“盖上载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片载玻片”。 (2)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总数 表格如下: 分裂期的细胞数 细胞总数 根尖1 根尖2 根尖3 平均值 根尖1 根尖2 根尖3 平均值 分裂 指数 8时 9时 10时 … 18时 1~3组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分别是________。 A.染色体未染上颜色,无法看清 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染色体染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 【解析】 第1组同学制作装片时未解离,细胞重叠,影响观察。第2组同学未漂洗,解离过度,染色后细胞内着色范围广,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第3组同学未染色观察不到染色体的存在。 【答案】 BDA 染色体与遗传、变异及细胞增殖的关系 染色体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结构。染色体与遗传、变异和细 胞增殖之间联系密切,可概括为: 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但是并非所有的DNA均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仅局限于细胞核中的DNA。 2.细胞增殖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和DNA的含量变化(有丝分裂前后数目保持稳定、减数分裂后数目减半)均与此有关。染色体在细胞增殖中要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有丝分裂复制一次、平均分配一次,减数分裂复制一次、平均分配两次)。 3.无论是染色体的结构还是染色体的数目,都可能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染色体变异(结构的变异和数目的变异),这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4.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方法有低温处理和用秋水仙素处理等,原理都是干扰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后不能平均分配。在DNA完成复制后,其他能使细胞增殖不能顺利完成的方法也能引起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5.染色体在亲子鉴定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某男子去世,其儿子可以通过对比Y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与爷爷进行亲子鉴定。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形成与其亲代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不正常分离有关 D.染色体数目变异会引起基因的结构、数量和顺序的改变 【解析】 染色体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结构,与遗传、变异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要经过复制、着丝点分裂、平均分配等过程,使得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变异仅仅引起基因数量的改变,并不引起基因顺序和结构的改变。 【答案】 D 2.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 细胞器 名称 细胞类型 时期 生理作用 核糖体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但是主要是间期 各种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和细胞内的蛋白质)的合成 中心体 动物、低等植物 前期 纺锤体的形成 高尔基体 植物 末期 细胞壁的形成 线粒体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 提供能量 3.分裂过程中细胞器的分配 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时,不仅获得了成套染色体,也获得了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除中心体处,细胞器在子细胞中的分配不是平均的。 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差异的成因 细胞结构的差异是造成上述不同的原因。动物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在其分裂末期能合成并分泌纤维素,从而在赤道板处形成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 【解析】 着丝点的分裂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质的分裂在有丝分裂的末期,A错误;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均发生在间期,B正确;细胞板的出现在有丝分裂的末期,纺锤体的出现在有丝分裂的前期,C错误;染色体数加倍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D错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f936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