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_矿井突水系统概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矿井突水系统分析 第一节 矿井突水水源判别 一、矿区各含水层水质特征 (一)中奥陶系灰岩含水层 该层为碳酸盐沉积岩层,总厚约400m,上距二1煤层平均 164m,以厚层灰岩为主。岩层中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强,在矿区的西部山区大面积出露,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循环条件好,水体交替强烈,是矿区的主要含水层,构成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威胁。 (二)石炭系第二层灰岩含水层 (三)石炭系第八层灰岩含水层 (四)二叠系砂岩含水层 (五)第三系底部砾岩含水层 (六)老窑水 二、模糊概率法的运用 (一)数学原理 (二)判别步骤 1.初步判别 2 .详细识别 3 .校正性识别 三、模糊贴近度法的运用 (一)模糊贴近度数学模型 (二)模糊贴近度法应用实例 表5-3 井田内各出水点水质化验结果 第二节 矿井突水通道分析 一、断层通道的特征分析 (一)断层角砾岩 (二)碎粒岩 碎粒岩主要由小于 2 mm的原岩碎粒并杂以岩粉经胶结形成,能用放大镜分辨原岩成分。地下水在碎粒岩中的运动符合线性渗透定律,渗流介质以多孔多裂隙介质为主。由此类断层带引起的各含水层组地下水涌人矿井的过程往往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发性的。因而此类内边界一般对矿井直接形成的水害威胁相对较小,但对矿井直接充水水源的充水强度却有较大影响。 (三)糜棱岩 (四)断层泥 二、节理通道特征分析 (一)节理的野外观测 1.观察点的选定 2 .观侧内容 3 .节理的测量和记录 (二)节理资料整理 1)节理玫瑰花图 节理走向玫瑰花图主要反映节理的走向方位,并在半圆内作图。如图 5-1 所示,明显地显示出有三组最发育的节理,走向分别为 N10°~20°E、N40 °~ 50° W 和 N70°~ 80 °E 。这种图不能反映各组节理的倾斜。因此,走向玫瑰花图多用于统计产状直立或近直立的节理。为了表示不同性质的节理,可以分别编制不同性质的节理走向玫瑰花图,或在一幅图上用不同色调分别表示不同性质的节理。 节理倾斜玫瑰花图是根据节理 的倾角或倾向编制的,它需要在整圆 内作图。 2 )节理极点图 3 )节理等密图 2 .节理资料的电算处理 第三节 矿井涌水量计算 一、水文地质比拟法 (一)富水系数法 (二)单位涌水量法 (二)单位涌水量法 (二)单位涌水量法 二、水均衡法 二、水均衡法 二、水均衡法 二、水均衡法 二、水均衡法 二、水均衡法 二、水均衡法 二、水均衡法 二、水均衡法 三、数值模拟法 (一)平面法 三、数值模拟法 (一)平面法 三、数值模拟法 (二)立体法 三、数值模拟法 (二)立体法 三、数值模拟法 (二)立体法 三、数值模拟法 (二)立体法 观察点的选定决定于任务。一般不要求均匀布点,而是根据地质情况和节理发育情况布点,做到疏密适度。选定观察点时还要考虑以下几点: (1)矿区或井下露头良好,最好能在三维空间观测,其露头面积 一般不小于 10㎡,便于大量测量。 (2)构造特征清楚,岩层产状稳定。 (3)节理比较发育,组系及其相互关系比较明确。 (4)观测点应选在构造上的重要部位,并且在不同构造层、不同 岩系和不同岩性层中都应布点。 节理的观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地质背景的观测。在对节理进行观测前,首先应了解观察地段的地质背景,其中包括构造层及其组成、地层及其产状、岩性及成层性、褶皱和断层的特点,以及测点所在的构造部位等内容。 (2)节理的分类和组系划分。对节理要进行分类,划分组系。如有主节理发育,应区分主节理和一般节理。如果在工作之初未能对节理进行分类或划分组系时,在收集到一定资料后应及时进行分析概括。 (3)对节理进行分期和配套。节理的分期和配套主要应在野外进行,野外与室内相结合,反复检验。 (4)节理发育程度的研究。岩性和层厚对节理的发育有明显影响。岩性对节理发育程度有明显的影响。在塑性岩层中剪竹理较张节理发育;在同一应力状态下,塑性岩层中主要发育剪节理,脆性岩层主要发育张节理;塑性岩层中共扼剪节理的夹角常比脆性岩层中的夹角大;节理的间距(或密集程度)也因岩性和岩层厚度而有差异。 岩层的厚度影响节理发育的间距。岩层越厚,节理间距越大。由于层面的发育会降低岩石的强度,所以岩性相同而层厚不等的岩石,在同样外力作用下,薄层中的节理间距小、密度大。 节理发育程度常以密度或频度( U )表示。节理密度或频度是指节理法线方向上单位长度(m)内的节理条数( n ) ,即 U = n/m。如果几组节理都很陡,可以选定单位面积测定节理数。为了了解岩石的渗透性及其影响,除计算节理密度外,还要计算缝隙度(G) ,就是节理密度( U )与节理平均壁距( t )的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