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防治概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碘缺乏病防治与研究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郑合明 2008年10月 一、我国碘缺乏病历史 二、碘缺乏病的流行状况 三、碘、甲状腺与脑发育 四、人体生理需碘量 五、我国当前碘营养状况和防治策略的评估 六、对主要监测指标的认识和使用 七、全民食盐加碘的益处和副作用 八、高碘问题 一、我国碘缺乏病历史 最早记载书籍为我国神农皇帝(公元前2838~2698年)的《神农本草》. 《山海经》(公元前770~220年)中明确提出甲状腺肿的发生与水质不好有关. 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公元610年)更明确地提出瘿病与水土有密切的关系。 唐代名医孙思邈(公元682年)所著的《千金翼方》中,有治瘿的方剂(都含有海藻、昆布、海蛤等海产物)。 在我国,IDD防治开始于四十年代,姚寻源、姚永政对云南省37个县进行了地甲肿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食盐加碘防治。 五十年代末,我国学者报告了安徽大别山区的地克病。 我省在五十年代末开始在4大山区开始调查并实施食盐加碘防治。 碘缺乏病的病因 碘摄入不足 营养不良 水源污染 甲状腺功能障碍 碘缺乏病主要包含 克汀病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 甲状腺肿 智力发育障碍 体格发育障碍 单纯聋哑 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定义 机体因缺碘而导致的一系列障碍被统称为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简称IDD)。 地方病机体的缺碘是与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碘缺乏有关,故它也是一种地方病; 营养缺乏症由于碘作为一种微量元素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因此该病的本质是一种营养缺乏症; 内分泌疾病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基本原料,碘缺乏病实际上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导致的病理障碍,故实质上也属于内分泌疾病。 (二)碘缺乏的疾病谱 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缺碘的程度(轻、中、重)、缺碘时,机体所处的发育时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青春期、成人期)以及机体对缺碘的反应性或对缺碘的适应代偿能力。 人类对碘缺乏的认识,首先是从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肿)和地方性克汀病(地克病)开始的,但是其危害远不是这两种表现形式。它的损害是由轻到重的一个广泛谱带,不仅表现在亲代,还累及子代,影响妇女的生育能力,特别是造成为数众多的以轻度智力落后为主要特征的亚临床型克汀病。 碘缺乏的疾病谱带 胎儿期: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围产期死亡率增加、婴幼儿期死亡率增加、地方性克汀病 神经型:智力落后、聋哑、斜视、痉挛性瘫痪、不同程度的步态和姿态异常。 粘肿型:粘液性水肿,体格矮小,智力落后,神经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碘缺乏的疾病谱带 新生儿期:新生儿甲减、新生儿甲状腺肿。 儿童期和青春期:甲状腺肿、青春期甲减、亚临床型克汀病、智力发育障碍、体格发育障碍、单纯聋哑。 成人期:甲状腺肿及其并发症、甲减、智力障碍、碘性甲亢。 (三)防治历史 在IDD谱带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两种疾病是地甲肿和地克病。 这两种疾病作为古老的疾病,在中外历史中均有记载。 (三)防治历史 古代时期: 最早记载甲状腺肿的书籍为我国神农皇帝(公元前2838~2698年)的《神农本草》,在书中提到碘含量丰富的海藻是治疗瘿(即甲状腺肿)的良药。 “山海经”一书(公元前七世纪)提出本病是水土病; 晋代葛洪(公元四世纪)提出用海藻和昆布治疗甲状腺肿; 唐代名医王焘(公元752年)所著的《外台秘要》中提出用羊的甲状腺来治疗瘿病。 古代时期并没有认识到碘营养问题,只是停留在对“疾病”的描述和治疗上,而且对“疾病”的了解也只限于“甲状腺肿”。 (三)防治历史 近代时期: 中国的碘缺乏病的研究除了古代医学文献记载之外,较早的记载为沙皇俄国的马达汉(Carl Gutav Mannerheim),1905年他在新疆南疆(叶尔羌)的见闻录中写到:“另一种奇特的现象是人们脖子上长着奇大无比的甲状腺瘤。据说这种病是水引起的,得病的人很多,几乎认为是正常的,根本没办法治。 近代姚寻源和姚永政于1940年在云南37个县的调查报告,是近代中国学者所做的最重要的一次流行病学报告,他们同时在一平浪盐矿进行食盐加碘,对云南部分县进行碘盐干预,该工作因后来抗日战争而中断。 在1949年以前没有国家的防治规划来干预碘缺乏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未能认识“地方克汀病”。 (三)防治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 (1)碘缺乏病的发现与再发现时期及其防治对策(1949-1992) 碘缺乏病的发现时期(50-70年代) 碘缺乏病的再发现时期(70年代-1992年) (2)碘缺乏防治显著效果时期(1993-2000年) (3)碘缺乏的可持续消除时期(2000年以后) (四)碘缺乏病防治转归 根据碘缺乏病的定义,所有的缺碘损害都可通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