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背诵条文剖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温病条辨》的作者是B 吴又可 吴鞠通 叶天士 薛生白 《温病条辨》这本书创立并完善了哪种纲领B 六经辨证 三焦辩证 脏腑辨证 卫气营血辩证 温病是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条辨》上焦篇首条共列举了多少种温病的种类C A.5 B.7 C.9 D.11 吴鞠通认为太阴风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应用什么方治疗B 辛凉轻剂桑菊饮 辛凉平剂银翘散 辛凉重剂白虎汤 桂枝汤 注:恶寒轻而热较重者,用银翘散之辛凉以疏解。是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代表方。 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咳者什么方主之A A.辛凉轻剂桑菊饮 B.辛凉平剂银翘散 C.辛凉重剂白虎汤 D.桂枝汤 注:主风热犯肺证治。身不甚热而口微渴所以表示病情较轻。但咳表示咳嗽是其主症。证由风热犯肺,肺失宣畅所致,故用辛凉轻剂桑菊饮。 辛凉平剂是指B 白虎汤 银翘散 桑菊饮 黄连解毒汤 吴鞠通认为银翘散证出现项肿咽痛者,应加A 元参,马勃 射干,栀子 生地,玄参 大青叶,玄参 银翘散证出现衄者,其加减法为B 去芥穗,加白茅根、侧柏碳、栀子碳、粉丹皮 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碳、栀子碳 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碳、栀子炭 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碳、粉丹皮 “邪热入营”的清营汤证‘反不渴’是因为D 邪热不甚 兼有痰邪 兼有瘀血 邪热蒸腾营阴上泛 吴鞠通认为上焦温病常见两种死症是A 肺之化缘绝者和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 逆传心包者和肺之化缘绝者 阳明太实土克水者和逆传心包者 阳明太实土克水者和肺之化缘绝者 “三仁汤”中的 ‘三仁’是指C 杏仁、桃仁、薏苡仁 杏仁、蔻仁、薏苡仁 杏仁、蔻仁、薏苡仁 杏仁、桃仁、蔻仁 三仁汤”中的‘杏仁’取的是其什么作用C 止咳平喘 化痰祛湿 轻开上焦肺气 润肠通便 湿温初起而见“胸闷不饥”的主要原因是B 胃肠积滞 湿热阻滞中焦气机 中气实 胃强脾弱 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其病为D 风温 春温 暑温 湿温 注:湿温病多发于夏秋之交,有起病缓,传变慢,病情缠绵难愈等特点。该病初起,病偏上焦,卫气同病,症见头痛恶寒,身重头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这是湿温的主要脉症,称为“湿温” “手太阴暑温”初起,‘但汗不出者’表明B 暑热不甚 兼有寒邪郁表 兼有湿邪郁表 暑热郁表 注:本条“汗不出”必恶寒重,是辩证要点。说明本证属暑湿内蕴,寒束于表的表实证。 吴鞠通认为“温病最忌辛温,暑病不忌”是因为A 暑必兼湿 暑必兼寒 暑必兼痰 暑必伤阳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若兼见“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的表现,说明其病B机兼有 正虚不能运药 肺气不降 火腑不通 无舟水停 注:“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表示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者。不能只通下,需要一面宣肺气之痹,一面逐肠胃之结。 18“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若兼见“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的表现,说明其病机兼有C A.正虚不能运药 B.肺气不降 C.火腑不通 D.无水舟停 牛黄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D 牛黄加小承气汤 牛黄加大承气汤 安宫牛黄丸加大承气汤 安宫牛黄丸加大黄 增液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D 增液汤加大承气汤 增液汤加小承气汤 增液汤加调胃承气汤 增液汤加大黄芒硝 一、二、三、四、五加减正气散均有下列那组药物D 藿香、广皮,厚朴、半夏 藿香、广皮、半夏、茯苓 藿香、半夏、厚朴、茯苓 藿香、广皮、厚朴、茯苓 认为导致湿温的原因是“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的医家是D 叶天士 薛生白 雷少逸 吴鞠通 注:“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与薛生白”太阴内伤,湿饮停滞,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之说意义相同。 对于湿温的治疗,哪部著作出“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A 《温病条辨》 《温热论》 《湿热病篇》 《温热经纬》 加减复脉汤是指B 复脉汤加玄参减参、桂、枣、姜 复脉汤加白芍减参、桂、枣、姜 复脉汤加玄参减参、桂、姜、草 复脉汤加白芍减参、桂、姜、草 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治宜D 加减复脉汤 三甲复脉汤 大定风珠 青蒿鳖甲汤 注:本条发热多见于温病后期,临证尚有能食消瘦,舌红苔少,脉沉细数等表现。此时阴液已亏,余邪留伏阴分,往往病情迁延,经久不解,病虽不重,但其余邪消耗阴血,注意善后。 温病后期邪热留伏阴分的发热表现是A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 日晡潮热,体热肢厥 身热不扬,汗出不减 往来寒热,热多寒少 桑菊饮证常见A 微渴 渴甚 不渴 渴不欲饮 清营汤证常见C 微渴 不渴 但欲漱口不欲饮 渴甚 白虎汤证常见B 不渴 渴甚 渴不欲饮 但欲漱口不欲饮 牛黄承气汤呈现的治法是D 邪正合治法 脏腑合治法 二肠同治法 两少阴合治法 31新加黄龙汤体现的治法是A A邪正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