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 ◆语文?选修2 唐宋散文选读 ? 配粤教版 ◆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2 唐宋散文选读 ? 配粤教版 ◆ 4 百丈山记 朱 熹 关山月① 李白 明月出天山②,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③。 汉下白登④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⑤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⑥当此夜,汉息未应闲。 注释:①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②天山:指祁连山,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③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④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匈奴曾困刘邦于此。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⑤戍客:指戍边的兵士。⑥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赏析:古乐府《关山月》传统的主题就是写征戍或远别之苦。李白此诗即叹息前方战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诗一开始以天山明月出没于苍茫云海起兴,由万里长风把人们带到遥远的边塞,接着写征战的激烈和战争的严酷。然后写戍客思归,闺妇怀远。后四句和他在《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诗的主题是反战,表现了诗人对征戍战士及其家属的无限同情。全诗气势雄浑,意境苍茫、悲慨,感人至深。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查阅文言实词、虚词,利用资料掌握句式,活用规律,熟练翻译全文。 2.体会作者精确的景物描写特点。 3.把握山水游记特点,提高感悟自然的能力。 基础梳理 1.题目解说 百丈山在福建建阳市东北,是一处绝美的风景。宋孝宗淳熙二年 1175 ,朱熹与朋友一道寻幽探胜,沿途美景纷至沓来,一一映入眼帘,发现的惊喜不断涌上心头,流泻于笔端。全文笔调优美,叙述层次分明,徐疾有致,体现出作者过人的审美观察力和语言表达力。 2.走近作者 朱熹 1130~1200 ,南宋教育家、思想家。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 今江西婺源 人,出生于建阳 今福建建阳 。 在哲学上,朱熹继承并发展了程颢、程颐理气关系学说,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他认为理是世界的原本,说“理在先,气在后”,精神派生物质。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他的理学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较深的研究。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吸收了当时已有的成果,提出一些对自然界变化的见解,如关于阴阳二气的宇宙演化说,地质变迁说等。 朱熹的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通鉴纲目》等。经后人编辑的还有《晦庵文集》《朱子语类》《朱子遗书》等。 3.写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二年 1175 ,作者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同游百丈山,“皆赋诗以纪其胜”,复又“叙次其详如此”,诗文并作,记其游览之胜,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 4.基础字词 1 字音识记 绝壑 hè 磴 dènɡ 淙 cónɡ 下瞰 kàn 蹑 niè 罅 xià 峭岸 qiào 璀粲 cuǐ càn 不可殚数 dān 2 通假字 以纪其胜 “纪”通“记” 3 古今异义 ①左控垂崖 古义:临;今义:控制 ②不可正视 古义:正对着看;今义: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不躲避,不敷衍 5 词类活用 ①乃壁其后 名词作动词,筑壁 ②日光烛之 名词作动词,照着,照耀 ③循磴而东 名词作动词,向东走 2.主旨感悟 作者游览百丈山后诗文并作,记其游览之胜。作者于诗外作文,不仅为着“呈同游诸君”,同时“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并点明了写作本文的目的:导游,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作者于描绘之中赞美胜景,也体现出了高超的审美观察力。 3.句段剖析 1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剖析:从审美角度描述登山经过,一“俯”一“控”,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地势的险要,叠石作为台阶才能够通过,文字所表现的并不是登山的艰难,而是作者对险奇美的欣赏。 2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中国黄金集团江西金山矿业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OA办公系统解决方案.doc VIP
- 重庆中央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阶段成果介绍.doc VIP
-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附答案(共2套).doc VIP
- 重庆空港新城产业发展规划.PDF VIP
- NB-T+31010-2024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pptx VIP
- 基因组学-黄学辉-bio2000.ppt VIP
-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压轴题八种模型(含答案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建筑工程劳务合同(简易版可修改).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