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程 设 计 论 文
题 目 气动搬运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设计 院 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完成日期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 气动搬运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设计 姓名 学院 机械工程 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___ 学号______ __
指导老师 教研室主任 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任务及要求:
本课题是以搬运直径100mm,高度为60mm的工件从一条输送带至另一条输
送带的机械手为设计对象。其中传送带A为步进式传送,每当机械手从传送带取
走一个零件时,传送带向前步进一个距离,为下一个零件拾取做好准备,传送带
B连续运行。具体设计任务如下: 1.了解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及工作原理、熟悉掌握基本构成; 2.进行机械手的总体的设计、画出机械手结构简图,拟定其工作循环或动作流程;
3.进行机械手PLC控制的硬件设计; 4.拟定PLC控制系统程序框图; 5.在程序框图的基础上设计PLC控制系统梯形图、编制控制程序; 6.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5000字以上),含必要的计算及设计过程说明。 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1.下达设计任务,收集并查阅相关资料,熟悉课题 1天
2.确定系统的总体方案、拟定机械手工作循环 2天
3.绘制机械手结构简图、进行机械手结构设计 4天
4.进行PLC控制的硬件设计(*) 1天
5.在程序框图的基础上设计PLC控制系统梯形图 2天
6,编制PLC指令代码、撰写设计说明书 3天
7.存储介质制作、纸质文档的打印 1天
8.答辩 1天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 1 -
1.1气动机械手的研发背景及意义 - 1 -
1.2气动机械手的关键性技术 - 1 -
1.2.1气动技术 - 1 -
1.2.2系统软件平台开发技术 - 1 -
1.3 气动机械手的发展趋势 - 2 -
1.4 国内外机械手研究概况 - 2 -
第二章 总体设计方案 - 4 -
2.1机械手机械部分设计 - 4 -
2.2控制部分设计 - 4 -
2.21具体工作要求 - 4 -
2.22驱动和控制系统 - 5 -
2.23机械手总体设计简图 - 5 -
2.24气压缸控制原理图 - 5 -
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 6 -
3.1 PLC的简介 - 6 -
3.1.1可编程控制器的概念 - 6 -
3.1.2 PLC的应用领域 - 6 -
3.1.3 PLC的系统组成 - 7 -
3.1.4 PLC的工作原理 - 9 -
3.2 PLC的选型 - 11 -
3.2.1输入/输出信号 - 11 -
3.2.2 PLC的选型 - 14 -
3.3 PLC电路设计分配 - 17 -
3.3.1 I/O地址分配 - 17 -
3.3.2 PLC FX2N-48MR-001 外部接线图 - 19 -
3.4电机、电磁阀电路 - 20 -
3.4.1异步电机主-控电路 - 20 -
3.4.2步进电机伺服驱动电路 - 21 -
3.4.3电磁阀电气连接 DOPOW-4HV型/三位四通电磁阀/供电电压AC220V - 21 -
3.5机械手的基本操作与电磁阀动作表 - 23 -
3.6 压力传感器的选型 - 24 -
3.6.1FX2N-4AD特殊功能模块 - 24 -
3.6.2压力传感器 - 25 -
3.7操作面板 - 27 -
第四章 总结 - 28 -
致谢 - 29 -
参考文献 - 30 -
第一章 绪 论
1.1气动机械手的研发背景及意义
近20年来,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宽,尤其是在各种自动化生产线上得到广泛应用。电气可编程控制技术与气动技术相结合,使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更高,控制方式更灵活,性能更加可靠;气动机械手、柔性自动生产线的迅速发展,对气动技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微电子技术的引入,促进了电气比例伺服技术的发展。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使气动技术从开关控制进入闭环比例伺服控制,控制精度不断提高;由于气动脉宽调制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抗污染能力强和成本低廉等特点,国内外都在大力开发研究。
从各国的行业统计资料来看,近30多年来,气动行业发展很快。20世纪70年代,液压与气动元件的产值比约为9:1,而30多年后的今天,在工业技术发达的欧美、日本国家,该比例已达到6:4,甚至接近5:5。我国的气动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气动元件产值的年递增率达20%以上,高于中国机械工业产值平均年递增率。随着微电子技术、PLC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气动技术已成为实现现代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
气动机械手是集机械、电气、气动和控制于一体的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近年来,机械手在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