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绛山水画,山水画的一种。降为红色,浅绛山水即是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亦称楮墨山水。方法是以水墨勾勒皴染山水,待景物皆以完备,再于石面、树干等处敷以淡赭石,有时也以墨青辅助渲染,明快淡雅,比较适合表现江南的土质山峦。此画法在五代董源时一出现,至元代发展成熟。
水墨山水中,有在水墨之上施以浅淡赭石和花青者,称为浅绛山水。“绛”是大红色,实际在浅绛山水中,是以淡赭色来表现,亦有带浓绿色或紫褐色,统称为浅降。
山水之浅降一体,论者谓始于北宋董源。然浅降之法,于南北朝时已见。《东图玄览》云:“张僧繇绢画《观碑图》…人物衣服浅降,俱不设大青石绿。”嗣后数百年间,画史未有以浅降法作画之记载。鹿柴氏云:“初无浅降也,昉于董源,盛于黄公望,谓之曰吴装。”所谓“吴装”,《图画见闻志》云:“落笔雄劲,而傅彩简淡,…至今画家有轻拂丹青者,谓之吴装。”《画鉴》云:“其傅彩,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之吴装。”据以上所论,浅降之法始于吴道子,其特点是略施微染。《山静居画论》更有明确论述,云:“人物古多重设色,为吴道子有浅降标青一法。宋元及明人多宗之。其法让落墨处以色染之,觉风韵高妙。”吴道子之浅降画法,乃用之于人物画,或从张僧繇处得来,故画史“谓张僧繇后身”。山水画之浅降画法,出于人物画之浅降画法。唐时略晚于吴道子的王维,水墨山水近吴道子,创水墨渲染一体,据载,又常有浅降山水之作。《清河书画舫》云:“传闻右丞‘花远重重树,云深处处山’小祯,在文徵仲太史家,纸本浅设色,布景极异,落笔精微。”又云:“王维《雪霁捕鱼图》一卷,绢本浅绛色。…虽非敢定为真右丞,绝非宋元画史可及。”然王维浅绛山水,当时人并无记载,可能是偶一为之,未能形成一体。
董源山水类王维,有淡墨轻岚一体。从他的传世作品看,画法多为水墨淡彩。其浅降山水之作,见于后人著述者,如周密《云烟过眼录》云:“董源绛色《山居图》,千岩万壑,下有小屋村市,中间人物,优装虎弄,不类寻常所见者。”王原祁《麓台题画诗》云:“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用浅降色而墨妙愈显,刚健婀娜。”可见董源作浅绛山水,改为独创,故不类寻常;他本人亦不多作,故不常见。然从绘画发展而言,浅绛山水实肈于董源,当有开山之功。
董源之后作浅降山水者,画史著作略有记载。据《云烟过眼录》载,“李伯时,绛色《山居图》”。《尼姑录》云:“小米《大姚村图》,赭石甚红。”则李公麟、米友仁亦能作浅绛山水。据《图绘宝鉴》载,南宋善作浅绛山水的画家,尚有马和之、李唐、马远、夏圭、李嵩等人。马和之作有《秋林共画图》,金农云:“用笔疏简,作浅降色,有杨妹子题诗。”李唐作有《风雨归舟图》,《真迹日录》云:“浅降色,烘染极佳。”马远作有《松泉图》,《珊瑚网》云:“绢本浅绛色。”夏圭作有山水长卷,《真迹日录》云:“绢本,浅降色。”李嵩作有《钱塘观潮图》,《真迹日录》云:“绢本,浅降色,佳。” 又有《工作图》,是书又云:“巨幅绢本,浅降色,笔法高古。”
元代善浅绛山水者,首推黄公望。《清河书画舫》云:“大痴画格有二:一种作浅降色者,山头多岩石,笔势雄伟……”清郏抡逵《虞山画志》云:“山水师董、巨两家,刻画虞山景象,着浅降色。”对黄公望山水画法,《山静居画论》尝云:“痴翁设色,与墨气融洽为一,渲染烘托,妙夺画工。”《芥子园画传》云:“黄公望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浅浅施之又是在以赭笔勾出大概。”《松壶画忆》云:“赭色染山石,其石理村查处,或用汁绿淡淡加染一层,次大吃画法也。”此种画法,及水墨淡赭之法,元季四家多尚之。如《松壶画忆》云:“大痴、山樵多赭色。” 《芥子园画传》云:“王叔明画有全不设色者,只以赭石淡水润松身,略勾石廓,便风采绝伦。”张庚云:“吴仲圭犹重墨法,余亦浅降烘染。”四家作山水,多用干笔皴摖,浅降烘染,成高古简淡之风,画史上谓之干笔皴摖浅降派。黄公望《天池石壁图》、《丹崖玉树图》,为黄氏浅绛山水只代表作。王蒙常作《天香书屋图》,《真迹日录》云:“其画作浅降色,精工之极。”又有《秋山草堂图》,王翚有仿作,并提识:“王叔明《秋山草堂》师法右丞,其设色只用浅降皴染点缀,与流俗所见不同。”钱选亦有浅降之作,如《浮玉山居图》,山石以墨青涂染,树叶淡渲汁绿,别创新格。
明代浅降山水,画史记载殊少。明初王履《华山图》,画法师夏圭,淡着花青赭色,为浅降山水之作。鹿柴氏论浅降一体云:“传至文、沈,遂成专尚也。”文徵明作有《江山初霁图》,《清河书画舫》云:“纸本,浅降袖卷。”今存《石湖清胜图》,《设色山水图》等,为浅绛山水之作。沈周,《清河书画舫》云:“沈周画迹……浅降者次之。”从传世画看迹,明代不少山水画家有浅降之作,如唐寅有《云山烟树图》、《梅谷图》,仇英有《莲溪渔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