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20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3-20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古代记叙散文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无能为也已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且贰于楚(两个)越国以鄙远(把……当做边邑) B.晋军函陵(驻军)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D.与郑人盟(结盟)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 3.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其无礼于晋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以乱易整,不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亦去之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B.以其无礼于晋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6.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二、精段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⑦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⑧夫晋,何厌之有?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⑩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7.对“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一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使秦国土地减少而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认真考虑这件事。 B.烛之武劝说秦穆公不要做对秦国有害而对晋国有利的蠢事。 C.烛之武劝说秦穆公不要灭掉郑国而应该去攻打晋国。 D.烛之武本有求于秦,却从秦国的利益出发来游说穆公放弃灭郑。 8.对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一番话,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烛之武先分析灭郑于秦所失和存郑于秦所得,再分析晋国不讲信义和野心很大,以此说服了秦伯。 B.烛之武采用的是由近及远的分析思路。 C.烛之武在分析郑国的命运对秦的影响时,采用了对比手法。 D.烛之武自始至终将秦、晋两国加以对照,在对照中使秦伯看透了晋国的目的。 9.烛之武退秦师的这段说辞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外交辞令,其具体说辞内容(①~⑩句)可分为四层,前后关联,层层深入。试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层意。 答:        10.烛之武一番说辞,不但一箭双雕,而且成了“一箭三雕”,真可谓“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三雕”分别指什么? 答:          三、一法一练——“多义词”语境推断法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有很多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指一个词有多个相关义项。如“鄙”有:①庸俗,鄙陋;②看不起,轻视;③边远的地方等义项。文中“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结合语境看,“鄙”应为名词用作动词,“把……当做边邑”。再如“封”有:①疆界,边界;②帝王以土地、爵位、名号赐人;③密封,加盖印章封藏等义项。结合语境看,文中“又欲肆其西封”中的“封”应为“名词,疆界”;“既东封郑”中的“封”应为“使……成为疆界”。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的实词中无处不在,要想对它们的词义进行准确界定,常常需要借助上下文的具体语境认真揣摩,仔细推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试用以上方法,完成下列题目。(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敞,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下。扺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

文档评论(0)

ipuf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