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青铜艺术造型纹饰研究与应用》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号:NJ05132 。
收稿日期:2008-03-22
作者简介:塔?娜 1981- ,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库伦旗人,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教师;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07级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动物纹造型浅说 2008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塔?娜 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化内涵丰富,特征鲜明,分布地域广,是当时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其 动物纹造型特点是:在动物的造型上釆用夸张等手法,强调动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并用圆雕、透雕的形式塑造艺术形象;在动物纹的造型安排上采用了二元对立的方式;运用平衡与对称的形式规律,具有强弱对比、动与静的对比、节奏和韵律的形式美的特色。 关键词: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动物纹饰牌;造型 分类号:J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838 2008 02-0071-0
中国北方广袤无垠的大漠草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自商周至西晋,以动物纹为主的青铜艺术品被广泛地铸造和流行于中国长城以北,尤其以内蒙古最为集中。又由于它多集中发现在鄂尔多斯地区,因此称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目前发现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大概经历了商至汉代。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以动物纹为主要特征,而青铜饰牌是鄂尔多斯青铜之冠,是一种装饰在衣服上、腰带上或马具上的青铜牌。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化内涵丰富,特征鲜明,延续时间长,分布地域辽阔,是当时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也是我国青铜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动物纹 造型演变
1974年,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村朱开沟遗址,发现了在形制、艺术风格、纹样方面不同于中原地区代表农耕 民族文化的大量青铜器及金、银制品。这些青铜器由于以鄂尔多斯地区发现的最多最为集中,所以称之为“鄂尔多斯青铜器”。而在我国长城沿线地带陆续出土了与鄂尔多斯地区青铜器动物纹样和艺术风格相近的、具有中国北方游牧文化特点的大量青铜器,均被学者们统一称为“鄂尔多斯 式青铜器”[1] 37 。
就目前发现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来看,大概经历了商至汉代近2000年的发展演变。从其造型看,以动物纹最瞩目。其中商代的器物,多以圆雕手法表现动物的头部。“动物种类有鹿、羊、龙、 蛇等,并且多装饰在短剑、刀和匕的柄部”[2] 109 。鹿头颜面较长,下唇外突,吻部前伸,两耳直竖,眼 呈双环形,角弯曲成环状 见彩图插页,图1 ① 。龙头的造型与鹿头相似,但头上有柱状角。羊头的眼睛亦呈双环状,嘴往前伸,双角盘曲 见彩图插页,图2 。蛇头纹,其眼睛亦呈双环状。在被确定为西周时期的器物上,动物品种出现了鸟和马 见图1 。不难看出,西周时期动物纹造型及装饰特点,继承了商晚期的风格,仍是以圆雕手法表现动物圆的头部,同样装饰在短剑和刀的柄端。除表现动物的头部外,在短剑和刀柄首部普遍出现了整体圆雕的动物造型 见彩图插页,图3 。这个时期的鸟纹,以单独的鸟或鸟头作为装饰的较少,成群出现者较多。尽管只表现鸟的侧面,但每只鸟的姿态各异。如鄂尔多斯出土的铜刀柄部群鸟纹 见图2 ,表现出鸟行走的姿态,还有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出土的短剑首柄上的群鸟纹。除装饰在兵器和工具上的动物纹外,一些小型饰品也普遍雕成动物形。如兽头的装饰,多为浮雕,有的有耳,有的无耳,多以圆圈表示眼睛,造型简单,仅具有象征性,难以辨认 见彩图插页,图4 。有的由几个兽头联结在一起,其造型与单体兽头一致。还有一种双珠兽头形饰,仅少数能辨出兽头形,大部分只表现其双耳,头则呈圆珠状。
图1图2?环手青铜刀
至春秋时期,是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动物纹造 型艺术长足发展的时期,且造型种类明显增多。 此时青铜剑和刀柄首的鸟纹,均变成了长喙内勾之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对称的双鸟头造型,呈现出一种“S”形的风格。鸟的眼和内勾的喙清晰可见,并在春秋晚期最为盛行。显然在审美趣味中加进了某种外来的因素。之后,双鸟头造型又转向图案化,为变形触角式 见彩图插页,图5 。图案化的鸟纹这时多出现在小型饰牌和扣饰上,主要表现鸟的头部。这种鸟纹,除喙、眼清晰可见外,身躯很难辨认。有的由数个鸟头组成一个图案,其鸟身用涡状纹表示,多装饰在扣饰上。这个时期还出现有半蹲踞形或伫立形的浮雕动物纹饰牌。所谓半蹲踞形,即动物作微蹲状。草食动物的四肢,微屈内伸,前后足有的相接,如鄂尔多斯出土的鹿形垂饰 见图3 。伫立形动物纹饰牌,动物作直立状,如鄂尔多斯出土的虎纹饰牌 见图4 ,虎作漫步状,虽然造型简单,但神态逼真。在蹲踞形和伫立形动物纹饰牌中,由两种或两个动物组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