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夏玉米基本形态与特征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商水县夏玉米基本形态与特征分析.doc

商水县夏玉米基本形态与特征分析   摘要 总结了商水县夏玉米基本形态与特征,包括根、茎、叶、花、籽粒等,并分析了玉米生殖器官分化与叶的同伸关系,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夏玉米;形态;生长特点;河南商水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100-02   商水县位于豫东南部,地处北纬33°18′~33°45′,东经114°15′~114°53′,土壤肥沃,土质保肥保水性强。耕层有机质含量1.3%,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6 ℃,年平均日照时数2 168 h,全年≥0 ℃的积温为5 341 ℃,无霜期222 d左右。年平均降雨量752.6 mm,水利资源丰富。水、肥、气、热、光等自然资源非常有利于夏玉米的生产与栽培。现将该县夏玉米的植物学基本形态和特性以及生殖器官分化与叶的关系总结如下。   1 基本形态与特征   1.1 根   玉米的根系在商水县地区因发生的时间和产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2种或3种。初生根系如胚根,它是种胚突破培根鞘向外伸出的第1条幼根,被称为主胚根或初生胚根,它垂直向下生长,入土深30~50 cm,直径约0.3 cm,主胚根伸出2~3条后,从中胚轴基部长出3~7条次生胚根。它们都是玉米苗期吸收水分和养分,被称为初生根系。初生根系在玉米整个生育期一直具有生理功能[1]。次生根系也是永久根系。当玉米长出2~3叶时,在地下茎基部的芽鞘节和第1~4茎节上,长出次生根。第1轮次生根和次生胚根的一段根,成为根间或中胚轴。根间主要调节播种深度,以保证幼苗出土,一般情况下,在商水县第1轮次生根总是生长在地下1~2 cm深的土层内。播种愈深,根间愈长愈细,玉米幼苗叶就细弱,容易形成弱苗。因此,在商水县播种时不宜过深,3~5 cm为宜[2]。次生根系一般有6~9层,其中地下次生根4~7层,地上次生根2~3层地上次生根也称为气生根或支持根。当可见叶为3片时,芽鞘节长出第1层次生根,第2~5层次生根分别在4、5、6、7片时形成,一般地下次生根在拔节至孕穗期出现,地上次生根发生于孕穗期和抽穗期。气生根向下伸接触土壤后,即密生分枝,其根毛吸取土壤养分和水分。气生根能起到固定和支持植株的作用,在商水县有很好的防止倒伏作用[3]。   1.2 茎   茎由节和节间2个部分组成,每个节间着生1片叶,故节间数与叶片数相同。一般有14~22个节和节间。当前,玉米杂交种一般有19~22个节间,节密集于地下,第5~6节间开始伸长。玉米茎秆高矮因品种而异,通常把株高低于2 m的叫矮秆型,2.0~2.7 m叫中秆型,2.7 m以上的高秆型。茎秆粗度由下而上逐渐变细,近地面以上第2~3节间粗短,机械组织发达,有利于抗倒。   分蘖是茎基部节上腋芽长成的侧枝,也称为分叉,分蘖的多少与品种类型、土壤肥力及种植密度有关。   1.3 叶   叶是由叶片、叶舌和叶鞘3个部分组成,棒三叶是决定果穗大小的关键叶片。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能利用C、H、O等元素,形成淀粉,再由淀粉转化为糖、纤维素、脂肪和蛋白质。叶鞘和苞叶也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玉米的单株叶面积一般为0.5~1.0 m2,因品种、肥力和密度等而有很大不同。   1.4 花   玉米的雄花生于植株顶部,雌花生于植株中部。玉米是同株异位。雄花先开,借风力传播花粉,天然杂交率在95%以上。因此,玉米是天然异花授粉作物。雄花统称雄穗或天缨,着生于植株顶端,花粉成熟后,花丝伸长,送花药露出颖片。花粉青黄色,有光泽,玉米花粉的生活力很短,新鲜花粉的生活力最强,随时间延长,生活力下降。若上午采粉,应及时授粉,授粉率可达100%,而推迟至下午授粉,授粉率则为50%~70%。玉米的雌花聚集成为雌花序,通称为雌穗和果穗。着生于植株中部的茎节上,由穗柄、穗轴和雌性小花组成。穗柄和苞叶由腋芽延伸而成。一般在8~12节,每节生有1片只有叶鞘的变态叶,称苞叶,其叶片已退化,叶鞘发达,有些品种还保留尖小的叶片,称为剑叶,它有碍于玉米的抽丝和授粉。穗柄长者成熟时果穗下垂;短者,果穗直立。苞叶的长短,也属品种的特性之一。苞叶短,成熟时籽粒外露,易受病虫鸟害;过长,有碍花丝的抽出,对授粉不利。穗轴在果穗中部,粗大。外围生有许多纵行成对排序的无柄雌花小穗,每行成对的雌小穗产生并排的2粒籽实,这就是籽粒行数常常是偶数的原因。成对的雌小穗的行数因品种而宜,通常4~7行,即产生籽粒8~14行。花丝各部密密地长满茸毛,能分泌黏液,以粘着花粉,花丝的全身都有接受花粉的能力。   雌穗的发育较雄穗晚些,分化过程则相似。一般在9~11片叶为生长锥生长期;在10~12叶时为小穗分化期生出成对小穗;在12~15叶时为小花分化期,至抽雄期,为雌穗的性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