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性质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内涵 课程标准的功能 我国各时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构体系 课程标准的内涵 课程方案或课程计划:规定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比例等。 2001年11月19日教育部出台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方案中规定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设置。 学科课程标准:是各门课程的指导性文件,它的核心内容包括:对该课程性质与地位的界定,对该课程目标、内容及各学段的安排的说明,以及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的规定。 课程标准的功能 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 是教学的基本依据 是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依据 我国各时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光绪二十九年(农历1903年11月26日,公历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初等小学堂(5年):读经讲经、中国文字 高等小学堂(4年):读经讲经、中国文学 中学堂(5年):读经讲经、中国文学 我国各时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1912年民国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其中将各类学校“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 1912-1913壬子癸丑学制中将“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合称,并正式定名为“国文”科,废止“读经讲经”科,阅读教学正式脱离经学。 我国各时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1920年1月24日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修正《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确定了初等小学四年间纯用语体文,并正其科目名称为“国语”。 言文一致的国语科诞生于1920年,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继“国文”科单独设科以来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1949年以后,于1950年颁布了《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此后于1956、1963、1978、1986、1992、2000颁布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 为何当时叫教学大纲? 大教学小课程 大课程小教学 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关联的,“与其说是两件事,毋宁说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彻底分开。” 课程主要强调学习的范围(知识或活动或经验),教学主要强调教师对学生引导的行为(教授或对话或导游)。 课程与教学属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认为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构体系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构体系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课程性质 语文的涵义 “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名称是从一九四九年下半年用起来的。解放以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 语文的涵义 “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语文的涵义 语:语言、言语 文:文字、文章、文学、文化 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语文课程也应该发挥其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感染作用,发挥其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作用。 小学侧重语言文字、初中侧重语言文章(四种实用文体)、高中侧重语言文学 语文的涵义 语:语言、言语 语言是由千百万人的言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是一种社会现象。 言语是个体的行为和结果,就是说话(或写作)和所说的话(包括写下来的话)。 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运用和艺术化的运用。 为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事务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沟通。 为了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 实用的语文运用和审美的语文运用 学生要学习的是,如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