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件 发盖系设计指南
发动机罩盖的结构设计
1.发动机罩盖的组成零件:
发动机罩盖一般由发盖外板、发盖内板、发盖锁扣安装加强板、发盖铰链安装螺母板、发盖铰链等。如图1所示。
图1 发动机罩盖的组成零件
2.发动机罩盖设计所涉及的法规:
(1)FMVSS208(Occupant Crash Protetion))) 一阶弯矩:7.7Hz 一阶弯矩: / 一阶扭矩:11.7 Hz 一阶扭矩: / 二阶扭矩:22.5 Hz 二阶扭矩: / 高级模态:53 Hz 高级模态:45 Hz 5 发盖弯曲刚度 / / / 6 发盖扭转刚度 锁支撑状态 / 26.7 N/m 25 N/m 缓冲块支撑状态 6.8 N/m 4.9 N/m 6 N/m 7 发盖外板的抗凹性 / / / 8 支撑杆安装点刚度(带气弹簧支撑杆) / 点1: 136 N/m
点2:191 N/m 200 N/m 注:一阶弯矩:Q21—97.6 Hz,Q22—28.7 Hz;一阶扭矩:Q21—76.5 Hz,Q22—25.1 Hz。Q21和Q22的差异较大,与轿车的差异也较大,主要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搜集,以便对目标值的确定。
(3)行人保护区域的确定:
行人防护特性主要遵循的原则:1)通过优化车辆前部结构形状,降低发生碰撞后行人与车辆之间的相对碰撞速度;2)降低碰撞区域的刚度,改进碰撞区域的能量吸收特性。如采用多层柔性挡风玻璃、行人防护气囊等措施。
1)头部撞击区边缘线的确定:
a)前边缘线的确定:①WAD线的确定:自地面而上沿表面自然延伸1000mm;②BLE线的确定:40度倾斜线与车身表面相切的切点向上165mm;③取WAD线和BLE线两者中更靠近前风窗的线作为头部撞击区的前边缘。
如图2、图3所示。
图2 WAD线的确定
图3 BLE线的确定
b)侧边缘线的确定:45度倾斜线与车身表面相切的切点再沿车身表面向内偏移82.5mm。如图4所示。
图4 侧边缘线的确定
c)后边缘线的确定:①WAD线的确定:自地面而上沿表面自然延伸2100mm或取机盖最上边缘线;②BRL线的确定:以165mm的圆球与车身表面相切的切点连线向下偏移82.5mm;③取WAD线和BRL线两者中更远离前风窗的线作为头部撞击区的后边缘。如图5所示。
图5 后边缘线的确定
按照上述要求制作的行人保护头部区域如图6所示。
图6 行人保护头部区域
2)小腿部撞击区的确定:
a)保险杠上边缘线的确定:20度后倾斜线与保险杠相切的切点连线。如图7所示。
图7 保险杠上边缘线的确定
b)保险杠下边缘线的确定:25度前倾斜线与保险杠相切的切点连线。如图8所示。
c)保险杠侧边缘线的确定:60度内倾斜线与保险杠相切的切点连线。如图9所示。
图8 保险杠下边缘线的确定
图9 保险杠侧边缘线的确定
d)图10是A13车型按上述方法绘出的小腿部的撞击区。
图10 A13车型小腿部的撞击区
(4)发盖行人保护区域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点:
1)发动机上部到发盖表面的空间距离:根据经验,HIC≤800,空间距,70mm;HIC≤1500,空间距,50mm。
2)发盖铰链处可以设计成压馈是结构,可参考本田思域的铰链设计。
3)雨刮轴、雨刮臂的设计,可以采用将雨刮系统隐藏在发盖下面,并与发盖内板距离保证大于30mm,为发盖变形提供一定的吸能空间。
4)发盖锁系统的设计:锁的布置位置尽量靠后,锁扣与外板的距离保证大于50mm.
5)支撑杆座的设计:支撑杆座与外板的距离保证大于70mm。
6)各加强板的翻边设计及安装螺栓的设计:最好不要设计成“L”形的翻边,尽可能设计成“Z”形翻边,并与与外板的距离保证大于50mm.
7)对于需要考虑E-NCAP的行人保护得分的车型,在造型设计初期就需要校核前风挡下横梁的位置区域,要想达到HIC≤1000,硬点位置到发盖的距离保证大于90mm.
8)前悬置螺栓的设计,要想达到HIC≤1500,螺栓与外板的距离保证大于50mm 。
(5)发盖铰链轴线的布置:
发盖铰链轴线的布置,首先要保证与“Y”轴平行,同时需要考虑发盖开启后的高度和发盖开启角,以及发盖在开启过程中与翼子板及A柱的最小间隙,最后还需要考虑发盖铰链的布置空间等。
1)发盖开启高度要求:发盖开启高度设计主要考虑装配操作和售后维修及日常维护的方便性,通常发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组创业报告—立兹英语培训机构.doc
- 4-线路运行检简答题.doc
- 400电话简介细资料.doc
- 40 45 7系列及常用芯片汇集.doc
- 4101综放工面生产效率对比分析.doc
- 412联考:214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字版)之判断推理.doc
- 40个经典团队训游戏.doc
- 412联考:214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字版).doc
- 401砖混结构模施工工艺.doc
- 432条经典管定律(221-240).doc
- ABB Magnolia 6394-B 数据表(英语)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ABB MI A型机械互锁 - E1.3 手册(中文).pdf
- Siemens西门子工业SIMATIC Ident RFID 系统 SIMATIC RF128C SIMATIC Ident RFID 系统 SIMATIC RF128C使用手册.pdf
- Hadoop3大数据部署与数据分析实战教学大纲教案.doc
- ABB MI D型机械互锁 - E2.3-E4.3-E6.3 手册(中文).pdf
- ABB MI C型机械互锁 - E2.3-E4.3-E6.3 手册(中文).pdf
- TP-Link普联YLFW5914 产品介绍.pdf
- Siemens西门子工业SIMATIC HMI HMI 设备 Smart 700 1000 IE V5, Smart Plus 700 1000 IE SIMATIC HMI HMI 设备 Smart 700 1000 IE V5, Smart Plus 700 1000 IE 使用手册.pdf
- ABB MI B型机械互锁 - E2.3-E4.3-E6.3 手册(中文).pdf
- Schneider Electric施耐德Ecostruxure Control Expert 指南(中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