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战时期在重庆的韩国临时政府.docVIP

浅谈抗战时期在重庆的韩国临时政府.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抗战时期在重庆的韩国临时政府.doc

浅谈抗战时期在重庆的韩国临时政府   摘 要:韩国临时政府在中国国民政府的资助下,从上海一路西迁最后辗转到达重庆并在安定下来,临时政府的反日活动也由地下转为公开。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同时也是韩国临时政府的避难地,是他们从事反日独立运动的大后方。韩国临时政府在重庆建立起了自己的军事力量。   关键词:西迁重庆;国民政府资助;成立光复军;访谈   1932年4月29日,侵华日军在上海虹口公园庆祝天长节和攻占上海。韩人爱国团成员尹奉吉义士携带炸弹混入庆典会场引爆炸弹,当场炸死炸伤驻沪日军军政首脑数人,举世哗然。此义举事件使得在上海的韩国临时政府遭到日本人的血腥镇压以致无法继续生存。而此后的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国民政府自身难保,决定暂时迁都重庆。韩国临时政府所面临的这些特定特殊情况,迫使他们不得不依托于中国国民政府的庇护一路西迁,途径嘉兴、杭州、镇江、长沙、柳州,然后进入当时的四川境内,先是安顿在綦江县城,最后辗转到达重庆。   1 韩国临时政府的财政状况和生活状况   临时政府及大批韩国侨民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经济上基本无来源,几乎完全仰仗于中国政府。国民政府竭尽所能,在自身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为韩国临时政府供给办公食宿等种种费用。在金九先生的自传《白凡逸志》里,曾多次提到国民政府对他们的帮助:“在贵阳停留8天后,我平安地抵达重庆。大家族他们都希望能到重庆来,但当时车辆严重不足,运送军需品需要千辆以上的车,而实际上只有一百辆,因此中国当局也爱莫能助。我向交通部与中央党部交涉,好容易才接到六辆汽车,还发给旅费,这才把我们大家族接来安置在綦江,又派人前去购置房屋家具,把他们安顿下来”[1]。“我到重庆后,和中国当局交涉,结果在交通工具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免费借给了五六辆汽车,运载大家族和行李,长途跋涉数千里,安全到达了目的地。又和赈济委员会联系,在土桥东坎瀑布买地建了三栋瓦屋,还在市内买了一栋二层楼房子,安置了百余名家属”[1]。   金九先生的回忆录里还有这样的描述:重庆的“粮食实行配给制,所以在配给所前面总是排着长蛇阵,经常发生打架吵骂的纠纷。可是因为我们同胞另外呈报人口的名单,所以一次可以领到全体的粮食,再雇人载着粮食挨家挨户地分送,因此非常方便。甚至连扫院子汲水也请佣人来做,不仅重庆市内的同胞如此,住在郊外土桥的同胞也另立韩人村,维持着中国人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虽然偶尔也有不满意的时候,但一般都能维持有秩序而且很安全的集体生活”。[1]“日机轰炸重庆渐渐加剧,临时政府也搬了四次家,……第四次迁到莲花池,有房屋七十多间,房租一年四十万元法币,全由蒋主席补助,所以临时政府直到离开重庆,用的还是这些房子”。[1]   从金九先生的回忆里完全可以看出,当时无钱无地位的韩国临时政府之所以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能够维持着中国人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准,还能够继续开展独立运动,完全与当时中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中国人民的帮助密不可分。   另外就是海外韩侨的捐助,也是当时韩国临时政府财政的来源之一。在查询资料时,发现了不少1939~1945年期间,通过重庆中国银行往来的汇给重庆韩国临时政府的汇款单,有国币,也有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直接汇给以金九先生为代表的临时政府,也有小部分是汇给当时在重庆的以金若山为代表的朝鲜义勇队。   2 临时政府军事工作局面的打开   临时政府在重庆安定下来以后,开始继续他们的反日活动。早在1938年10月,金若山(朝鲜革命党总书记)运用他在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的关系,抢先在武汉组建了“朝鲜义勇队”,尽管这多少算是达成了临时政府多年来建军的梦想,但由于金若山是临时政府中的反对派,与金九先生是对立的,因此,朝鲜义勇队的成立对金九多少造成了领导权的挑战。1939年初,蒋介石分别找了金九和金若山谈话,希望双方能摒弃成见,团结抗日。在国民政府高层的撮合之下,两人还在7月间联合发表了一封《告同志同胞书》。金九在自传《白凡逸志》里也提到:“我到重庆有三件事要做:第一是运载大家族的事;第二是与美洲、夏威夷各团体联系,通知他们我们已迁到重庆,争取经济上的支援;第三是提出各团体统一的问题。现在大家族已得到安置,跟美洲也取得了联系,于是便着手团体统一的工作。”由此可知,没有中国国民政府对韩国临时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临时政府实难以开展正常工作,而临时政府一开始并没有想过能够有机会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在当时非常艰难的环境里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证韩族人的生存,并没有把建立军制作为工作目标。   以金九为首的韩国临时政府为中国国民政府所承认,对他们给予了最大的资助,为临时政府租用的办公地设在现在的解放碑、七星岗一带。而金若山的朝鲜义勇队则在南岸弹子石、大佛寺一带。“我为此拜访鹅公堡的朝鲜义勇队与民族革命党本部,他们的党魁金若山正在桂林,由尹琦燮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