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学科发展告2010-2011(简本).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毒理学学科发展报告2010-2011(简本)一、引言   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环境生态系统的损害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以及预防、救治或改善措施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多元与集成、学术研究与管理服务、基础与应用并重的学科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毒理学已成为维护环境友好与生态平衡、保障人们生命安全与健康生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科技力量。   二、本学科的发展概况   毒理学与中医药学一样,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发展历史。早在炎帝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我国现代毒理学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至今是我国毒理学的快速发展期。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维护,对毒理学科学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也使毒理学学科发展面临更大的机遇。近年毒理学学科的发展,涌现出毒理基因组学、毒物代谢组学、毒代动力学、纳米毒理学等一批新的技术理论和分支学科,目前我国毒理学学科体系已基本形成。   毒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内涵有三大领域,即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目前我国毒理学学科的分支体系日趋完善,并已发展和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大体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划分:其一是从学科分支分类,包括生化与分子毒理、免疫毒理、生殖毒理、遗传毒理、环境与生态毒理、分析毒理、临床毒理、管理毒理等;其二是从研究或应用对象分类,如工业毒理、放射毒理、军事毒理、法医毒理、药物毒理、食品毒理、兽医药毒理、药物依赖毒理、纳米与新型材料毒理、生物毒素毒理、中毒与救治等。   近几年来,我国毒理学科技实力快速增长,毒理学科研、教学和管理队伍规模不断扩大,高层次科技人才不断涌现。随着国家对毒理学领域科研投入的增加,我国毒理学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一方面毒理学的基础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稳步上升,另一方面包括环境污染物、各类生活日用产品中残留物的分析检测和安全性评价等毒理学应用性技术平台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毒理学科技成果在外源环境污染物、工业与农业化学品、药品、食品、化妆品、健康相关产品、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等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诸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毒理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在核、化、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医学救治,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社会公共活动的安全保障,在履行国际公约、禁毒,在处理日本遗留化学武器、集体中毒、环境污染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未来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发展战略、人类健康事业和社会和谐稳定等很多重大问题上,毒理学科技力量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近年来本学科的主要进展和成就   (一)毒理学基础研究进展   随着国家对毒理学领域科研投入的增长,我国毒理学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量逐年攀升,年发表SCI论文已接近400篇,并且学术论文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   1. 靶器官毒性机理   近年来,在对一些重要工业毒物、环境污染物、食品污染物以及生物制剂、中西药物、新材料等的靶器官毒性研究中,既采用了传统的体内和体外实验模型与方法,也适时引进或建立了一系列先进的靶器官毒理学研究模型与技术方法,比较准确地描述了外源化学物对整体动物或体外原代培养组织细胞的靶器官毒作用的性质、强度、可逆性及机制,为各类受试品危险度评价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日益增多的研究资料表明,人类多种生殖系统疾病与外源化学物(或药物)有关。国内学者采用体外与整体动物实验相结合、实验室研究与人群队列研究相结合,系统阐述了包括多种农药、杀虫剂在内的多个内分泌干扰物的生殖毒性特点和相关机理;证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尤其是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导致性分化异常、生殖道畸形、生精障碍、性功能异常、死(畸)胎和自然流产、恶性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出生缺陷等,为生殖毒性危险度评价和人群干预措施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3. 生物标志物   多年来生物标志物一直是毒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我国学者发现了多个化学物作用于机体的接触标志物和效应标志物。基因分析技术在易感性标志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比较不同基因型携带者在相同暴露条件下的反应差异、确定危害效应机制和敏感人群识别中显示出了重要性。中美学者合作关于苯的职业暴露、代谢产物、血液学早期改变的复杂关系的研究成果,在促使美国安全生产管理局将苯的职业暴露限值降至1ppm水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 氧化应激损伤   在现代毒理学研究中,氧化应激损伤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它主要涉及自由基、活性氧、氧化应激在有害因素的毒性作用中的反应机制。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多个实验室构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he89759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