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债务成因与化解探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性债务成因与化解探析.doc

地方性债务成因与化解探析   引言:地方性债务是地方政府为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向社会发行的债务。随着我国地方债务规模越来越大,债务问题的越发突出。本文针对于地方债务的现状,探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化解地方性债务压力的方法,期望在化解存量地方性债务的同时,在体制机制上科学地避免新的债务产生,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保证社会的稳定。   一、地方债务现状   地方性债务是地方政府为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短缺的程度,在承担还本付息责任的基础上,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按照有关法律向社会发行的债务,包括直接借入、拖欠形成的直接债务和提供担保等信用支持而形成的担保债务。地方性债务主要分为国际借贷、财政借贷、商业借贷和集资借贷四种类型。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地方政府为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逐渐形成了地方债务,目前的状况也非常复杂。   (一)增长速度过快   2009年,为应对全球的经济危机,刺激我国经济发展,政府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其中3万亿由地方政府筹集。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建立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导致地方债务增长速度过快,地方债务风险也逐渐加大和显露出来。2011年,审计署对地方政府的债务也进行过一次全方位审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总计已达10.7万亿元。其中,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债务增长速度大于GDP增长速度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二)债务积累过多   部分地方政府在自身财力不足且没有合理估计自身财政承受能力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大量借款,不断加大对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同时自身的偿还能力不足,随着时间的增长,债务积累过多。同时,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致使很多政策在执行中难以首尾兼顾,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掣肘,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延期利息过重   延期利息指的是由逾期贷款造成的罚利息,现在一般操作是在原利率的基础上再增加30%-50%的罚息。根据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逾期债务情况显示,除省级政府没有逾期债务外,其余各级地方政府都或多或少存在逾期债务,并且越到基层,政府逾期债务越多。很多地方政府由于财源不足,债务到期无力偿还,过高的延期债务利息更加重了地方的债务危机。   二、地方债务的形成原因探析   (一)管理体制不规范   1.事权财权划分不合理   1994年实行分税制度后,并未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进行实质性调整,总的趋势是事权由中央向地方下放。同时,为了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中央将消费税、关税等大税种划归中央,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实行中央与地方共享,留给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是大税种的小部分、小税种的大部分以及税源零散、稳定性差的税种,并且省以下是越往下越“无税可分”的局面。虽然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在不断加大,但力度不够。这就使地方政府无法实现支出责任与财力相匹配,地方无法在体制内寻求收支缺口的弥补途径,于是转向体制外,扩大预算外收入和借举债成为地方政府缓解收支矛盾的主要途径,而在国家对预算外收入和收费进行约束后,举债成为地方政府更易于操做的工具而被广泛使用,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大量积累。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分税改革的深化并未取得明显进展,财权划分模式与事权划分不合理的现象日益凸显,形成“财力向上集中”和“事权向下转移”的局面,这也成为地方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   2.监管体系不健全   地方政府监管体系不健全,债务管理体制松散。加之地方财政部门、审计机关以及部门地方人大监督的弱化,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中央政府又无法确知其具体情况。因此,应该建立完善的债务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债务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防止资金挪用和浪费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对重大举债项目,通过采取委派财务总监等形式,对项目的财务活动进行全程监管。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债务资金使用情况和偿债计划落实情况的审计工作。对审计中出现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及时问责,并加大处罚力度。   另外,由于任期有限,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为了追求政绩而不惜透支财力,短期行为较为严重,最后的结果就是把债务留给继任者。然而,不论是显性债务还是隐性债务,地方政府债务的统计信息一般公开,继任者如法炮制,债台不断高筑,形成恶性循环。   (二)地方经济发展缓慢   1.融资平台不完善   我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急剧增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规模迅速膨胀,同时功能定位不清晰、运作不规范导致了融资平台大规模举借债务,债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从2008年底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