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期美国批准的农药品种.doc
近期美国批准的农药品种 美国批准先正达除草剂CallistoR GT 先正达近日宣布其芽后除草剂CallistoR GT已获得美国环保署(EPA)及所有美国主要的玉米生产州的批准登记。 Callisto GT是除草剂Callisto(活性成分:甲基磺草酮)和TouchdownR(活性成分:草甘膦)的预混剂,为阔叶和禾本科杂草防除提供了便捷和卓越的防除功效,并在耐草甘膦玉米作物中具有阔叶杂草残留控制作用。 “抗性杂草已经改变了种植者们的杂草防治策略,目前草甘膦最好采用桶混来达到防除效果。”先正达技术产品主管Gordon Vail介绍,“市场调查显示,用Callisto处理的大田中有85%是与草甘膦桶混施用,所以我们研制了这款预混剂,为种植者和渠道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便利。” 2012年进行的研发试验表明,Callisto GT对包括苋菜藤子、长芒苋和红根苋在内的苋类具有95%的防除效率。当与除草剂AAtrexR4L混用,防除效率则增加至97%。 Callisto GT防除长出的阔叶和禾本科杂草,例如长芒苋、藜、水麻和豚草。其他CPT系列产品包括HalexR GT、LexarR EZ、 LumaxREZ、Callisto Xtra和ZemaxR。 美国批准先正达抗夜蛾玉米复合性状 美国环保署近日批准先正达抗夜蛾Agrisure Viptera 3110玉米复合性状,该性状为行业内首次研发。 夜蛾通常大量爆发,平均每天吞噬10-20英亩的作物,有时甚至将整株玉米吃光。虫灾通常在凉爽潮湿的春季爆发。 先正达技术性状主管Miloud Araba说:“夜蛾的爆发总使人猝不及防。在Agrisure Viptera 3110复合性状中添加夜蛾防控效果,可使种植者们避免遭受夜蛾虫害打击。” 除了抗夜蛾,Agrisure Viptera 3110复合性状还提供地上鳞翅目昆虫的广谱防治功效,为不需要进行玉米根虫防治的种植者提供高效的昆虫管理策略。 Agrisure Viptera 3110复合性状还可通过防止黄曲霉毒素在内的霉菌毒素保持玉米品质,黄曲霉毒素每年在美国造成9.32亿美元的作物损失。 Agrisure Viptera 3110复合性状可存在于耐草甘膦和草铵膦的杂交品种中。含该性状的杂交品种将于2014年种植季推出,品名为先正达Golden Harvest 和NK。 美国拟批准噻唑菌胺用于种子处理 同时防治真菌和卵菌对种子处理剂而言是一种挑战,但是从2014年春天开始,一种新的活性成分可能能为种子提供新的保护。噻唑菌胺正在等待美国环保署的联邦登记以用作玉米、大豆、谷物(不包括水稻和野生稻)、高粱、加拿大油菜的种子处理剂,该活性成分可望在2013年年底获批。 南伊利诺斯大学植物病理学家Jason Bond表示:“在防治植物病害时,常常是防治导致病害的单一病原,但发生苗期病害的区域中存在多种病原或某一属的多种致病菌, 并且不是所有病菌都是真菌,除了镰胞菌和丝核菌等真菌,还有一些是卵菌纲的病菌。因此,对我们而言,采取防治措施进行防治,并在进行防治时弄清楚大田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成为一项挑战。” 美国Valent公司计划在2014年推出噻唑菌胺,与甲霜灵制成混剂作为种子处理剂,并限量供应市场。结合有两种活性成分的混剂采用不同的作用方式防止病害的发展,防止真菌产生抗性。Valent表示该混剂的名字很快就会公布。 Valent种子处理剂专家Dair McDuffee表示,噻唑菌胺是新的噻唑甲酰胺杀菌剂,是30多年中引进的第一种针对疫霉属和腐霉属真菌的种子处理杀菌剂。噻唑菌胺有望显著提高对最盛行的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 McDuffee表示,Valent对噻唑菌胺的研究进行了八年,并连续六年在大田中对其与甲霜灵杀菌剂活性成分混合使用进行测试。在研究期间,他们发现噻唑菌胺对卵菌具有很好的防效,但与甲霜灵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这两种活性成分能很好互补。McDuffee介绍说:“它们的物理属性融合地很好,能获得较好的一致性,在更多的情况下获得其充分的防治效果,例如栽种时间较早、种植在问题土壤中,或者种植早期存在土壤湿度问题的情况。我们发现农民在大田中可防治高达5至10种不同的腐霉属真菌。因此,我们认为两种作用方式能提供更广的防治谱,基于噻唑菌胺和甲霜灵的物理属性存在差异,将能更好地防治苗期病害,更早立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