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素烧胡人骑马俑 唐代素烧跪拜俑 唐代素烧女俑 6. 敦煌莫高窟 在甘肃西部,敦煌县东南的鸣沙山东面的崖壁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在长达l618米的崖壁上,分布着492个洞窟,保存着从十六国到元代900多年间的佛教石窟艺术珍品,其中有壁画45000平方米,塑像2415躯。如此众多的稀世奇葩,使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45号窟盛唐菩萨是一尊极精美的杰作,她优美地站立着,头部斜侧微仰,身体作“S”型,凤眼半闭,唇角带着微笑,好像在倾听人们的祈求。菩萨的女性化,显然迎合了唐代世俗化的倾向。 敦煌莫高窟 ——盛唐菩萨 194窟唐代彩塑,菩萨面庞圆润,容貌端庄,体态丰腴,手指柔软,薄衣轻纱,完全是贵族妇女的装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 。面上还保留着青色的胡须。 敦煌莫高窟 ——盛唐菩萨 敦煌莫高窟 ——盛唐菩萨 384窟盛唐供养菩萨像 麦积山是一座状如麦堆的孤山,石窟就开凿在山体西南、南、东南三侧的垂直峭壁上,上下有栈道十余层相通。山顶有一座隋代古塔,高9.4米。现存窟龛194个,造像主要是彩绘泥塑,有7000余躯、洞内壁画,约计1000多平方米。 7.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1窟大佛 此窟位于东崖最东端,为三间四柱崖阁,早期建于元魏。窟内横长方形,平顶,正壁起通壁宽佛坛,坛上塑卧佛一身,长6.30米,右胁而卧,为释迦牟尼涅槃的形象。身后塑十大弟子举哀。卧佛似仍为原胎,现状略显唐风,众弟子则皆为明塑形象。足端坐一供养人。十大弟子,表情各异,显示出不同的个性和修养。 62窟位于西崖中部,是麦积山现存北周洞窟中造像保存最好的一个洞窟。全窟共保存塑像计十二身,龛外左侧菩萨高1.15米,右侧菩萨高1.12米,均戴三珠宝冠,头发拢得很高,顶上再束小髻。三对胁侍菩萨的宝冠和发髻形式各有不同。六身菩萨都具有统一的整体造型和灵活多变的细节塑造,其肌肉丰满、身段修长,既有北朝秀骨清像的余韵,又开隋唐丰满圆润之新风。 麦积山石窟——62窟 麦积山石窟——133窟(北魏) 此窟有万佛洞之称,然而就是那尊看似最不起眼的小沙弥,笑起来也那么动人,单纯,毫无机心,却有些儿顽皮,这样的笑容,让人陶然忘俗,不能不有出尘之想。 麦积山石窟 127窟的菩萨像头戴宝冠,半袒,著项饰。细目长眉,微笑伫立。面容秀丽,气度雍容谦和,整体效果温婉动人,是北魏时期的艺术杰作。 131窟的泥塑佛像 麦积山石窟 123窟右壁龛文殊菩萨 (西魏) 8. 云冈石窟-20窟 20窟为一身露天大佛。正壁主尊高13.7米,双手作禅定印,雄伟肃穆。衣纹用直平阶梯式刀法,细部刻以阴线纹,带有犍陀罗风格。头光与身光的外缘,为火焰状。身上的连珠纹,则是波斯萨珊朝常用的装饰纹饰。这些石佛造像全身比例失调,体现拓跋鲜卑人原始野性的生命追求,加以夸张,加以变形,尽力追求一种宗教内在力量。它更具古拙粗犷的艺术魅力。 云冈石窟-20窟 * 请说说:中国古代雕塑分为哪两种? 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什么是陵墓雕塑?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利和享受豪华生活,因而在陵墓前设置大型的石人石兽等雕刻群表示威严。在墓中还放置大量精美的作为陪葬的各种陶俑。这些属于陵墓雕塑。 昭陵六骏 之 一 乾陵神道 萧景墓前辟邪 什么是宗教雕塑? 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我国由于佛教传入较早,影响广泛,所以在宗教雕塑中以佛教造像为多,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 1. 霍去病墓前石刻 立 马 《立马》它艺术地概括了霍去病一生征战的丰功伟绩。长1.9米,高1.68米,用灰白红砂石雕凿而成。石马昂首站立,长尾拖地,腹下雕有手持弓箭、匕首、长须仰面,蹙眉挣扎的人像。高大的战马气宇轩昂,四蹄踏翻凶恶敌酋,充分显示出汉代陵墓雕塑浑厚、博大、简约的美,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作品。 伏 虎 霍去病墓前石刻 《伏虎》雕刻家利用一块波浪起伏不规则的石料,把凶猛桀骜的“虎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虎头、颈与胸连在一起,似为积蓄力量,好像随时会扑向猎物。虎尾倒卷于背上,虎身上的斑纹虽没有雕刻的很突出,但却异常生动。作品造型浑然一体,充满生气,不拘泥于细节的真实性,而是把握住了整体的特征。 霍去病墓前石刻 跃 马 2. 唐代乾陵石刻 乾陵是唐朝第三代皇帝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最有代表性和迄今保存最好的一座陵墓。乾陵地面设置,遗留到现在的主要是陵墓石刻。这些石刻十分精美,屹立在梁山之巅,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了。它是唐代石刻艺术家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丽之宝。 唐代乾陵石刻——翼马、朱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