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区域经济学》文稿演示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四)区域经济政策 (五)区域开发 更具体的热点问题是: (1) “一带一路” (2)长江经济带 (3)京津冀经济区 (4)北部湾经济区 (5)东北—蒙东经济区 (请参看2015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区域发展问题的论述) 11.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 迈克尔·托达罗:《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13. 瓦尔特·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 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5.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版。 17.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8.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发展观的演变 第一阶段:增长的发展观; 第二阶段:发展的发展观; 第三阶段:反贫困的发展观; 第四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第五阶段:“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 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根据诺奖获得者、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迪亚·森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评价发展的新思想提出的人类发展概念,基本思想是: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的发展,发展的进程应该为人们创造一种有益的环境,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和集体地去发挥他们的全部潜力,不断扩大他们的选择范围。(第64页) 工具性自由 工具性自由:作为发展手段的自由。工具性自由包括: 经济机会(市场机制); 政治自由(政治民主); 社会条件(教育、卫生保健等公共产品供给); 透明性保证(信用及其需要的信息公开); 防护性保障(社会保障)以及这些工具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模型对区域差距收敛的意义 当经济处于资本深化阶段时,y和k逐步上升。就是说Y/N和 K/N都向其稳态值接近。如果Y/N上升,则Y就会增长得比N快,即⊿Y/Y> ⊿N/N=n。这表明,在资本深化阶段,产量的增长率高于其在稳态值时的增长率。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资本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的增长率快于资本富裕的国家。这就使落后国家或地区赶超发达国家或地区成为可能,差距收敛是有可能的。 总之,此模型说明区域经济能够实现均衡增长: 如果由人均资本决定的人均产量的增长速度按一定比例递减,那么一旦人均资本的边际产出降至一定水平,生产者就不再有积极性进一步增加资本与劳动力的比率,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将在某一点保持稳定。但落后地区的人均产出会随人均资本的增加而继续增加,直到人均资本与人均产出达到这个稳定水平。 结论:如果劳动力与人口的关系固定不变,这种封闭经济模型预测的人均收入增长率与起初的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呈反比。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资本贫乏的地区的增长快于资本富裕的地区,落后地区趋向于比富裕地区更快地增长。最终落后地区的人均收入会赶上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 (2008年以来东部经济增长率下降、逼迫转型升级, ,而中西部则增长加速) 讨论题 我国怎样才能处理好东部加快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讨论题 增长极理论的实践效果不佳,是理论本身 不合理,还是采用该理论的国家和地区不 具备该理论所需要的条件? 大专辩论会题目: 导致一国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还是政府?怎样缩小区域差距? “钻石模型” 讨论题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如何才能把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 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公式表达 设在一定资源配置状况下的总利益为X,A、B两区域得到的部分分别为XA和XB, 则X=XA+XB 若对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变动,可增加的利益为△X,变动后A、B两区域的利益为XA′和XB′,则帕累托改进可用公式表示为: X+△X = XA′+ XB′ (XA′≥XA, XB′≥XB) NJL与MIK为潜在协调发展的空间分布区,即在这两个分布区,虽然实现了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但不一定实现“分享式改进”,在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的同时,区域间的差距很可能拉大、超过社会可接受的幅度。但只要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将利益可能性边界ab外推至a′b′,从而将NJL与MIK都纳入新的绝对协调发展空间分布区HJJ′I′I内,就有机会实现“分享式改进”。这时区域间可接受的利益(差距)倍数用ɑ′表示,ɑ′=EJ/EN=FI/FM(令NJ=MI)。所以,在NJL与MIK两区域内,区域协调发展是有可能的,但也是有条件的,即政府作用的发挥。 二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