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hos FO:出售家族企业之后,德国医药大亨的抉择.docVIP

Athos FO:出售家族企业之后,德国医药大亨的抉择.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thos FO:出售家族企业之后,德国医药大亨的抉择.doc

Athos FO:出售家族企业之后,德国医药大亨的抉择   未来10-20年,超过50%的中国家族将出售家族企业的控股权,获得海量金融资产。这些创一代或富二代是否可以从此潇洒人生,当投资甩手掌柜?很多悲惨案例显示,防不胜防的是人性的弱点和人心的贪婪,只有家族才能对自己负责。   同样在这段旅程中走过弯路的德国斯特朗格曼家族二代,2005年将旗下赫素制药出售给诺华制药,获得53亿欧元现金,却在投资中遭遇了银行和创业公司的背叛。痛定思痛的他们在全球飞行了百万公里学习考察,最终选择成立家族办公室Athos FO。如今,65岁的斯特朗格曼两兄弟分别以33亿美元资产并列2015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534位,并计划用10年时间将FO平台转交给下一代。   自2013年开始,中国家族企业及家族财富的传承浪潮开始迅猛加速,但是,从世界范围内的经验及中国民企的现况来看,家族企业的传承却仿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功者寥寥。既然80%以上的家族企业事实上都无法实现代际传承,那么,家族最后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我们的观察和判断是,未来10-20年,将有超过50%的中国民营家族最终选择出售实业企业的控股权。这是因为,大多数民营企业将面临内外交困的巨大挑战:就外部而言,产能过剩愈演愈烈,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颠覆性技术和模式层出不穷,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就内部而言,大多数下一代对传统行业不感兴趣,或者没有能力驾驭庞大的家族企业。   出售长期以来运营管理的实业企业,将给家族带来一系列全新的挑战:一方面,出售企业之后家族只剩现金,经营企业的乐趣消失殆尽,原有的社会及政治地位亦难以维系,失去精神付托的家族往往会感到空虚和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出售企业所带来的大量现金也为家族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潜在陷阱,家族在经营管理实业企业上无人能及,但是在金融投资上则是一把新手,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众多投资标的丛林中,如何迈开第一步?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家族办公室课题组于2015年5月远赴德国慕尼黑,对欧洲医药大亨托马斯?斯特朗格曼(Thomas Strüngmann)先生及其家族办公室进行了深入访谈及调研。斯特朗格曼家族第二代(G2)的双胞胎兄弟创办的德国赫素制药集团(Hexal),曾跻身全球最大的非专利制药公司之列,但是,斯特朗格曼家族面临着与中国家族企业同样的挑战―对内是家族企业传承与接班人培养,对外则是医药行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2005年,斯特朗格曼家族完成一笔世纪交易,将赫素制药出售给世界三大医药巨头之一的诺华制药(Novartis,创办于1758年,2013年销售额579亿美元),获得了惊人的53亿欧元(约83亿美元)现金。出售企业后的家族第二代并没有享受退休生活,而是踏上了全新的旅程,创办了Athos家族办公室(Athos Family Office,以下简称“Athos FO”)。两兄弟创办家族办公室的愿景是,实现家族财富和创业精神的永续传承。如今65岁的两兄弟分别拥有33亿美元净资产,排名并列2015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534位。   2005-2015这十年间,斯特朗格曼的家族办公室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曾走过很多弯路,获得过刻骨铭心的教训。在百转千回之后,家族的谦逊和自省最终扭转了不利的局面,如今收获了累累硕果。斯特朗格曼兄弟出售家族企业之后的心路历程,及创办Athos FO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挫折困惑及前沿实践,将为已经出售或者准备出售实业企业的中国家族带来诸多启示。   双胞胎兄弟接班:   医药世家的第一次传承   从家族企业创始人G1恩斯特?斯特朗格曼(Ernst Strüngmann)开始,医药就一直是这一家族的主要事业。   恩斯特1914年出生于德国杜伊斯堡。作为在鲁尔河畔米尔海姆(Mülheim an der Ruhr)执业的独立眼科医生,恩斯特没有社会保障,如果发生意外,妻子及三个儿子将失去唯一的经济来源。因此,恩斯特在1956年创办了一家专门开发眼科产品的公司Durachemie。这家小型家族企业从1969年开始进入非专利药市场,但由于最初目的仅是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恩斯特对于扩大公司规模的兴趣不大。   1978年,Durachemie实现约300万德国马克的销售收入,但公司的财务表现却每况愈下,当时的CEO因看不到任何前景而递交辞呈。年事已高的恩斯特也没有精力继续管理企业,家族企业正面临着第一次接班(G1→G2)的严峻考验。   恩斯特的三个儿子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表达过不想进入家族企业工作的想法,他们希望开创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三位G2家族成员中,长子乔基姆(Joachim)在慕尼黑开了一家独立诊所,二子安德烈亚斯(Andreas)和三子托马斯(Thomas)是双胞胎:安德烈亚斯拥有医学博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