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医药保健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中医药保健管理 天门中医医院 陈朝霞 2015年1月 目录 目 录 一、概述 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 三、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四、小儿体质形成的相关因素 五、小儿体质中医分型标准 六、小儿体质调查表 七、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 八、小儿体质的中医调理方案 一、儿童中医诊断方法 望诊 望面色 望形态 察舌 察指纹 察二便 望 面 色 正常面色:红润有光泽,略带黄色。 红 主热 证; 白 主寒证、主虚证; 黄 主脾虚或有湿浊; 青 主寒证、痛证、瘀证及惊风先兆; 黑 肾虚、寒证、痛症、淤血、水饮。 望 形 态 包括望形体和动态:观察儿童体形的胖瘦强弱和动静姿态。 1、囟门:前囟1岁半前闭合为正常。若前囟迟闭、突起、凹陷均为异常。 2、头发:头发柔润光泽为正常。若头发稀疏、干枯、脱落、有枕秃为异常。 3、体态:姿态活泼、胖瘦适中为正常。若多动不宁或蜷曲少动、形体消瘦或肥胖为异常。 察 舌 舌体柔软,伸缩自如,舌质淡红润泽,舌苔薄白为正常。 若舌质红、淡白胖大、紫黯有瘀斑,舌苔黄、厚腻、剥脱为异常。 察 指 纹 是儿科特有的诊法,适用于三岁以下的小儿。 概念:是指从食指桡侧的浅表静脉。 自虎口向指端分为 风、气、命三关。 正确的查看指纹的方法 将小儿抱于光亮处,医生用左手食中指固定患儿腕关节,拇指固定其食指末端,用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桡侧,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几次,使指纹显露。 察指纹 正常:淡紫隐隐,不显于风关以上。 辨证纲领: “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三关测轻重” 透关射甲:指纹穿过了风、气、命三关达到指甲的部位,病情危急。 察 大 便 正常儿童的大便应该是色黄而干湿适中,日行1-2次。对婴儿而言,母乳喂养,大便呈卵黄色,稠而不成形;牛奶、羊奶喂养,大便呈淡黄白色,质地较硬,有臭味,1日3次左右,均属正常。 若大便干结成球,排便困难,数日一行,或大便清稀,夹有未消化食物或粘液,一日数次,均为异常。 一、概述 一、概述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服务流程图及说明 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 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 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 (一)预约儿童家长 在儿童 6、12、18、24、30、36 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二)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三)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在儿童 6、12 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 18、24 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 30、36 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三、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三、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指五脏六腑;娇指娇弱,不耐攻伐;嫩,指柔嫩;形指形体结构、四肢百骸、精血津液等;气指各种生理功能;充指充实旺盛。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概括地说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曾健全。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的机体无论是形态结构,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在不断地、迅速地发育成长。 三、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三、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二)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由于小儿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生理特点,形成的御邪能力较弱,抗病能力不强,容易被外邪所伤,出现病情多变而迅速传变的特点。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与成人相比,小儿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并且宿疾较少,病情相对单纯,因此,病情好转速度较成人快,疾病治愈的可能性也较成人大。 四、小儿体质形成的相关因素 四、小儿体质形成的相关因素 (一)先天遗传因素:    先天禀赋是决定与影响体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依据,父母的体质特征往往对后代产生重要影响。 (二)后天环境因素 1.生活环境因素: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 2.日常调护因素:调护失宜,饮食失节等。 3.疾病因素:治疗不当或治不及时,致小儿体质越来越差,日久可改变体质。 4.医药因素:由于临床诊疗不当,不辨寒热,妄投攻下、温补,久治不愈,迁延伤正。 五、小儿体质中医分型标准 五.小儿体质中医分型标准 (一)均衡质:形体中等匀称,神情活泼,面色润泽,饮食、睡眠、二便均正常,舌色淡红,舌苔薄白或白,平素较少患病。 (二)不均衡质 五、小儿体质中医分型标准 (二)不均衡质 1、肺脾不足: A、出生体重≥3kg,B、现身高体重达标;C、有汗多、大便或溏或秘、易感冒等其中一项者。再根据阴阳的偏颇分为气阴两虚型和气虚型。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